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规划资讯 >

一个城市容不下几个报刊亭?

时间:2012-06-07 08:30来源:新京报 作者:罗亚蒙

    解决报刊亭面临的问题,将之变性“公益文化”,变型“扶贫式运营”更为可取。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4月开始,河南郑州拆除全市报亭,“退路进店,还路于民”,但市民买杂志开始面临困境。

    这并非个案。据报道,南京报刊亭消失近半,深圳、无锡等城市都集中清理过“非法报亭”……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底,仅邮政报刊亭,全国共拆除9508个。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电子媒体的兴起,传统的报刊亭确实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经营困难、纠纷日多,占道经营、形象邋遢等。但是郑州等城市采取的统一取缔、“退路进店”等措施是否是最佳方案?

    郑州市民面临的买报难已经是一个答案。此外,据郑州一位原来的报刊亭经营者说:“进店就交了一年2.4万元的房租,还赚啥钱?”可见,“退路进店”无论对于买者还是卖者来说,都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不管城市报刊亭面临怎样的问题,市民的需求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报刊亭作为城市一种基础的文化服务设施,潜移默化中涵养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延续着市民的文化习惯。决定报刊亭的存废,不应简单以经济或管理方便为导向。

    报刊亭未来可取的生路,或是由政府接管,变性“公益文化设施”,变型“扶贫式运营”,从“经营体”向“半公益体”转变。

    由政府城管部门联合规划等部门,在充分尊重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在不影响交通、方便群众、大方美观的前提下,统筹规划选址、统一形象设计,使报刊亭成为城市文化一道亮丽风景。

    新报刊亭运营,应优先安排生活困难市民,在租金、承包费、税费上给予一定优惠甚至免费,适当扩大经营范围(比如可以卖书),以契约形式赋予其城市管理文明劝导、指路、报警等公益责任,使报刊亭成为城市扶贫或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一条新途径。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