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卫生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 天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爱卫会主任郭奇若答记者问 记者:2008年4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市上下几年的不懈努力,请你谈谈我市在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郭奇若:为努力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研究部署创卫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督查检查,研究解决创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的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和两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三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三城联创工作的统筹协调,并组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指导实施,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单位也相应组建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二是落实创建责任。结合我市实际和各部门工作职能,制定了《天水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和《天水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同时,每年都将创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内容来组织实施。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先后建立了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制定了信息报送考评办法、建立了舆情反馈办理制度,开设了创卫投诉热线,切实加强了对网民留言等社会民意反映创建有关问题的采纳办理工作。出台了《天水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天水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四是广泛深入动员。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三城联创动员大会和总结表彰暨全民参与动员大会,各县区、各部门逐级召开动员会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向市民发出了倡议书,通过层层动员,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创卫工作家喻户晓,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声势。五是强化舆论宣传。新闻和网络媒体开设专题栏(节)目,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加大对文明行为的宣传引导,形成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为充分发挥网络灵活快捷的优势,建立开通了天水三城联创网站;举办了“雪花啤酒杯”大型创建宣传报道活动,在强化舆论宣传的同时,树立了企业积极参与地方创建工作的典范。三年来,市内各级各类媒体开设专题栏(节)目17个,累计刊(播)创建内容2000多篇(条),创建相关公益广告600余条(次),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态势。六是开展主题活动。 先后举办了创建知识有奖答题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活动,组织开展了“争做家乡小主人”、“三城联创·建一言献一策”、“清洁家园扮靓母亲河”等系列活动;在妇女中广泛开展了“扮靓家园,巾帼争先”活动;开展了“魅力天水、绿色家园”主题墙体绘画活动和以“整治各种陋习行为,创建西部宜居城市”为主题的环境卫生整治和宣传活动。七是推进健康教育。制定了《天水市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和《天水市健康教育巡讲工作方案》,组建了天水市健康教育专家库和一批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结合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健康教育进家庭等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了健康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基层的宣讲活动。(1)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开展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特别是专程邀请中科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来天水陇右讲堂做《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指导保健》健康讲座。各县区也开展了健康教育进家庭宣传活动。共举办健康讲座189期,受教育人数30500人次。(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和橱窗370余(块)个,印制发放宣传资料17种35万多份,举办健康知识专题讲座134场(次)。(3)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教育系统开展创建无烟示范学校的通知》。(4)各级医院对加强设置卫生宣传栏和健康咨询台,接受病人健康咨询,出具健康教育处方,进行疾病康复和心理知识培训,住院病人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5)下发了《天水市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办法的通知》,《天水市控烟工作宣传方案》、《天水市无烟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安排》,制作板报和宣传栏、印制散发传单等形式大力开展控烟宣传,传授戒烟方法,努力营造控烟氛围;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各县区政府会议室全部建成为了无烟会议室,天水市政府接待处在公务接待中不再配发香烟,市县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建成为了无烟医疗单位。八是整治市容市貌。加强对城区各类早市、夜市、马路市场、露天餐饮及店外洗车、车辆维修等的规范管理,坚决取缔流动摊点;加大对违法建设工程的整治力度,对占用城市绿地、河堤、道路两侧等公共场所的违章搭建行为,责令其自行拆除,累计拆除各类违章违法建筑、设施12000余平方米;清除、粉刷“牛皮癣”10万余条,在社区设置广告发布栏300个,有效遏制了乱涂写现象;切实规范建筑施工行为,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文明施工协议书,各建筑工地均设置了1.8米高围墙,实行封闭式管理,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车辆运输密闭,建筑垃圾无偷倒乱倒现象;大力整修道路、增设信号灯、施划城乡主干道交通标线、安装交通标志标牌,进一步完善了交通管理基础设施,合理规划设置泊位,加强禁停区域管理,解决车辆停放占道、无序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确保了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九是改善环境卫生。制订了《天水市区域环境卫生考评办法》,明确城区临路(街)所有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经营门店的环境卫生责任,每月开展区域环境卫生考核,张贴统一制作的卫生等级动画标志,发挥社会监督和单位自律的积极作用,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职责;把秦州、麦积划分为188个责任区域,实行市、区单位分片包干,每月坚持在最后一个周末组织创卫主题活动,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对各个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扫保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综合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理顺环卫工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环卫力量,延伸扩大环卫保洁覆盖面,努力形成“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卫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取消了市区内所有垃圾收集点,改为按时按点上门收集,彻底消除了垃圾台、点、库垃圾曝露、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现象。两区现有环卫保洁人员1560名,城区纳入环卫保洁的面积达到360万平方米,建成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收运,主要街道保洁时间超过12小时。十是规范市场秩序。三年来,以社区市场、便民市场为重点,加快城区市场改造建设,共投资46263万元,新建、扩建市场45处;大力推动市场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大力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环卫保洁管理,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水平,共出动执法人员12412人(次),整治市场500余个(次)十一是加强环境保护。认真实施蓝天、碧水、安全、宁静、生态五大工程,大力开展污染减排和综合整治,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强制淘汰天水焦化厂焦炉、永固水泥厂1号立窑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设施,完成天虹化工污水处理站改扩建、天水卷烟厂污水处理、大唐电厂脱硫吸收塔维修改造等工程建设;开展锅炉烟尘整治和餐饮业油烟专项治理,清理登记锅炉房215座、锅炉489台,关停扰民严重、超期服役的燃煤锅炉59台,督促17家经营单位完成了清洁能源改造;采取发放建筑施工噪声许可证、开展夜间噪声巡查、工业噪声治理等措施,切实治理噪声环境污染;开展了渭河、葫芦河等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通过整治,有效保护了市区环境,三年来没有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5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为96.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4分贝,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渭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十二是重视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的原则,建立“企业自律、市场引导、行政监管、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三年来市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协调,制定完善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组成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制定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肃查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先后深入开展了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清查问题乳粉、严查“地沟油”、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安全保障等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查处各类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件1200余起;以餐饮和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和窗口单位为重点区域,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艺流程、完善卫生设施、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可追溯体系,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0000余户(次),印发台账10万余本,食品安全监督覆盖率达100%。 十三是强化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以全面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抓手,采取分片包干,逐街推进,逐门逐户的办法,严格按照《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对住宿业、美容美发业、歌舞厅、商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监督管理。三年来,共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4334户次,监督覆盖率达到100%,两证持证率为90%以上;目前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评审率达到70%以上,卫生信誉度“A”、“B”、“C”级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分别达到21家、17家和6家。全面加强对城区集中式供水、自备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每半年对集中式供水水源水水质进行一次32项指标分析,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每月进行8项常规指标监测,每月对西十里水厂和慕滩水厂的出厂水进行一次常规检测,在两城区按人口设置的14个末梢水监测点每月进行常规监测。各类供水单位均持有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供管水人员全部持有健康培训合格证,各项水质合格率均为100%。十四是加强传染病防治。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网络监测,全力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应对,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大力推动无偿献血,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三年来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累计无偿献血66370人次,采集无偿献血量1783.6万余毫升,自愿无偿献血率100%。依法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90户次,对252户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取缔非法行医83户次,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市场秩序。十五是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按照“政府组织、分级管理、部门协作、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的原则,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大力改造环境、控制病媒生物孳生地,针对消长规律和密度监测结果开展药械控制,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先后举办病媒生物防制培训班3次,邀请专家讲授防制措施、方法和常用杀虫灭鼠药械的使用及种群、密度分布、消长规律等防制知识,爱卫系统、街道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570人次参加了培训;对坚家河排洪渠等市区明沟进行了覆盖,起到了防蚊、防鼠、防蟑螂、防臭气的目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市部队积极参与河道、沟渠整治,清除垃圾、淤泥近150余吨,在天水湖等市内大中型水体大量投放鱼苗,严格保证市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密闭运输、集中处置,从源头上控制了病媒生物的孳生。三年来累计投入200多万元采购药械,以城乡结合部、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贸市场、居民小区为重点,定期开展消杀活动,有效地控制了病媒生物密度和预防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十六是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宣传和健康教育培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4158份,举办培训班38期,参训人数达119927人次。近三年省下达我市农村改厕任务28500座,资金1195万元,市级落实配套经费72万元,全市改厕任务按计划已全部完成。 记者:请郭市长谈一谈创建卫生城市,具体能给全市人民带来哪些实惠? 郭市长: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创卫不只是为了拿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以创促建,持续深入的推动爱国卫生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三年来,通过城市综合整治,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来到天水投资、旅游的省内外客人,首先感到的是街道干净宽敞、城市天蓝树绿,这里有几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创卫给广大市民带来的实惠。一是市政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藉河南北路、岷山路等10条道路的拓建改造,12条城市主次干道的更新及城区120多条小巷道的综合整治工程,新增道路面积39万平方米;建成了天河广场,对龙城广场、火车站广场进行了全面改造;建成藉河瀛池大桥、渭河社棠大桥、罗峪河左家场大桥及师院路、市二中人行过街天桥;完成了天河集中供热和桥南、庆华供热扩容改造工程,新增供热能力255万平方米。这些工程建设对拓展城区面积、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卫生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环保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的秦州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行,投资1.8亿元的麦积污水处理厂建成进入试用行,市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2.29% ;投资6639万元的秦州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投资1232万元的天水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启用,日处理生活垃圾580吨、医疗废物5吨,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34%,城区医疗废弃物全部实现集中处置,为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提供了保障。三是环卫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市区公共厕所89座,在城区主次干道新配、更换果皮箱5720个,垃圾压缩车28辆、垃圾收集车58台、粪肥运输车2台。另外,专门购置配备472辆人力三轮垃圾收集车,有效解决了背街小巷垃圾清运难的问题。城区所有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大部分公厕达到了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四是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完成了人民公园改造、天水湖、生态园、湿地公园、渭滨北路景观等一批重点绿化项目,新建、改建小游园13处,完成道路绿化24条,建成街头花坛135处、各类公园18个,年均实施庭院和小区绿化60多家,绿化规模和总量逐年扩大,全市绿地总面积1233.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447.44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26.92%、31.5%和7.04㎡。在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对城区进行美化,累计摆放鲜花500余万盆。全力组织实施市区亮化工程,建成路灯监控管理中心,把城市亮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累计投资1.5亿元,亮化城区道路48.8公里、建筑物108座,照明设施完好率达100%,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 记者:郭市长,请你谈一谈,在今后工作中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 郭市长:通过艰辛的努力,我们在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高标准、严要求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强化宣传引导,加大投入力度,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建设幸福和谐的新天水。一是要广泛深入宣传创卫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的创卫热情,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把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愿望化成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二是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使群众在创建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三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针对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形成的长效管理制度,并积极创造新的管理经验和机制,推动创卫工作、城市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