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城镇规划 >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农村巨变

时间:2012-07-17 11:43来源:人民网 作者:史钧 戚艺芳

  7月12日,位于安阳市西北70公里太行山深处的盘金垴村终于迎来了大喜的日子,全村39户人家实现了整体搬迁,住进了离市区仅10公里的安阳县曲沟镇洪岩新型农村社区。告别了世代居住贫困山区的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新社区就是好,应有尽有,干什么都方便。”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河南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今日中原大地,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型城镇化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热冷有空调,购物进超市,一步到位建“百年社区”

  想农民所想,解农民之忧。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统筹城乡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居住、医疗、教育等最实在的方面入手,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得到实惠。

  7月10日,郑州市高新区合村并城项目开工建设,这是一个集学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共绿地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社区。“挑大梁、走前头”,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说,作为省会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当先行先试,争当排头兵。

  即将建成的新密市超化新型农村社区,燃气管道、光缆水电已铺设完毕,教育园区、标准化卫生室已建成。社区建成后可容纳附近4个村子的3200户农民。新密市委副书记张红伟说,针对经济困难家庭,专门建有60至70平方米的小户型。对于无力承担小户型的农民,政府也在积极研究解决。

  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郑州每年将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力争到2015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数量达100个。

  “俺也装上了空调,这个夏天可不怕热了!”洛阳寇店镇李家村74岁的赵铁银高兴地说:“比以前干净,安全,还方便,水、电、煤气、网络啥都有。”村党支部书记李相轩说,真没想到,“巴掌村”变成了小城市。
  鲁山县尧山镇东竹园社区坐落在群山环抱间,殷生激动地谈着搬进新居后的变化:“我们是统一规划的房子,出门有公交,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超市、医院啥都有,和城里没啥区别。”

  据了解,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初步建成近300个,开工建设2300个,今年全省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并完成50%以上。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是直接受益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和待遇。

  农民“进区上楼”后,腾出的用地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壮大第一产业,有利于产业集聚培育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农村就地工业化、就地农业现代化。有了产业支撑,将为农民提供多元就业渠道,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城镇化让农民亦工亦农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为了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河南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化体系。

  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同地区尽管模式不同,但都注意因地制宜,把产业支撑、工业发展与社区建设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农民不但住得好了,收入也高了,腰包也鼓了。

  许昌市委书记李亚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城镇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陈化店镇花木产业独具优势,目前全镇花木种植面积达2.6万亩,花木公司超过300家,7000人在园区内打工。农民变身产业工人,既保证了收入的增长,又达到了收入的可持续性。

  古固寨镇位于新乡市东郊,2006年以来,该镇积极探索以产业为支撑,就地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目前,全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有16449人,占全镇从业人员的79%。如今,这儿的村民们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三层小洋楼,而且打破了祖祖辈辈种地的传统习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为了盘活农民资产,舞钢市大胆创新,提出“凡是有新型农村社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房屋都可以办理房产证”的思路。今年该市张庄社区的21户农民领到了盼望已久的《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有了产权证,“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农民有了进入市场的第一桶金。

  家住尹集镇张庄社区居民石金遂,拿着刚用房产证抵押贷到的16万元贷款后高兴地说,“俺的家庭旅馆可以办起来了”。老石去年入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内,与社区配套产业是旅游服务业。之前因资金不足,老石着急了好一阵。

  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自主创业和进入产业集聚区就业的农民,正逐步变成产业工人,城乡二元结构被悄然打破,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据测算,河南省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转移农村人口100万人、节约建设用地22万亩以上。到“十二五”末,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可带动1万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数以千亿计的消费支出。

  产业做支撑,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就地实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流转崭露头角,造就了不少新型“地主”。这些庄稼“能人”通过普通良种,集约化、机械化耕种,提高了生产效率,鼓了农民的腰包。目前,河南分散耕种的土地正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加速集中。截至2011年底,河南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98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6%。

  焦作市袁屯村按照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等政策,农民每亩宅基地可获政府补贴十多万元。如今袁屯村一座座连排式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每户只需缴4万元就能住上258平方米的楼房。目前,袁屯村引进8家企业入驻,群众以土地入股分红,村民就近打工就业。村民王小冬和妻子在家门口的企业打工,两人月收入五千元以上,加上分红和土地流转后的土地收益,收入很是可观。

  郑州全面修订完善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统筹编制好主导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等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登封大冶镇西刘碑村村民李志勇,原在煤矿打工维持生活,入住刘碑社区后,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一口气承包了150亩,发展核桃种植,收入颇丰。

  南阳淅川县农民老高2010年底把耕地流转给一家药业公司做金银花种植基地,一亩地一年给租金500元,另外在基地干活,按工作量发工资。在金银花采摘季节,“栽苗、锄草、浇水,我都能干,我们老两口都下地摘花,一个月挣了5600元!”。

  农村妇女创业最大的障碍就是技术难、资金难。舞钢市张庄中心社区免费为农民技术培训,内容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烹饪等,已有85%以上的妇女都从中受益。居民王琴在社区参加种植培训后,去年搞起了林果种植采摘,加上她平时做家政服务和开早餐店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不下10万元。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河南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一步到位,高标一流,努力建设“百年社区”的思路,把产业集聚、工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为新型工业化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147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或修编,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全省已经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近万个,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400个左右。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