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照:山水相映,仙居恩施。(记者 沈祥辉 摄)
记者 蔡傲丽 通讯员 向登普 转眼间,记者在恩施生活了8年多时间。当亲身体验着恩施城一点一滴的变化时,美丽、闲适、功能齐全、生机勃勃这些形容它的新词开始在心里扎根。 在州府的龙头带动下,各县市比学赶超。“十一五”期间,全州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近150亿元。据州住建委有关人员介绍,今年全州城镇建设拟完成全社会投资总额25亿元以上,其中州城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恩施正在向世人展示它的迷人风采。 “想不到鄂西深山里还有这么漂亮的城市,这里气候好,真想在这里买套房子,每年夏天过来避暑。”前不久,来考察琴行市场的一位上海销售商,在恩施呆了几天后,有点舍不得离开了。 随着机场改扩建、“两路”的开通,恩施与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进恩施。加快城镇建设,成为提升恩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迫切需求。“抓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这是州委、州政府一直坚持的理念。有人说:“一个城市太小,就没有分量;一个城市缺少特色,就没有魅力;一个城市没有品位,就会被人遗忘。”我州地处湖北西大门,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良,随着对外形象的不断改善,我们将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交往,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打交道。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城市环境、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对投资者的信心有着重要影响,不论是国际资本,还是国内资本,都不愿意流向那些没有个性、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力的地区。州长杨天然在州城建设与管理大会上响亮提出:“我们举全州之力 加快州城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实现文明、整洁、优美、舒适、畅通的城市环境,就是为了提升恩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一五”时期是我州新型城镇化进程最快、城镇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的时期,全州推进城镇化建设效果明显,形成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局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城镇功能不断加强。全州城镇化率每年增速都在1.5个百分点以上,预计“十一五”期末可达到30%以上,大大超过“十一五”期初提出的全州城镇化率提高6至8个百分点的规划。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改观。总投资2.08亿元日、处理9万吨的恩施市、巴东县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80%以上;总投资0.57亿元、日处理280吨的巴东县、恩施市垃圾处理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全州进一步加强二氧化硫治理,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目前,我州已有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5县市建成天然气管网,城市燃气普及率达62.3%。 城市绿化覆盖率大为提高。“十一五”期末,全州城市绿化覆盖率可达32.4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可达7.45平方米。 城市供水能力显著改善。8县市城市供水及管网都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全州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0%左右。 住房建设加快发展。“十一五”末,全州商品房开发新开工面积将达到430万平方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将达到150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30.33平方米。 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邮政、电信、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按照州委、州政府创建国家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各县市把绿光山色作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基础,把自然资源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建筑和山水、绿地互相协调,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城市和生态的和谐之美。 恩施市属典型的山水城市格局。规划工作者从恩施市城区的绿化景观定位着手,把恩施市定位为“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经过大家的努力,目前,一个中等规模、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恩施首府已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既有现代活力,又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辖区范围有山有水,内有城市广场、现代商业区、高等学府、休闲娱乐场所、多处历史人文景观,外有高速公路、铁路,“青山绿水夹山城”,“城在山中、山在林中、林在城中、显山露水”的美丽景观已变为现实。 利川市用“生态宜居”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确定了“生态花园城、文化魅力城”的形象定位。在城市内涵上,突出人文主题,彰显利川人文特色;在外形设计上,充分展现山水灵气与城市景观互融,体现自然山水特色;在城市功能上,突出设施配套,反映生态宜居特色。 建始县城市骨架明显拉开。地标性建筑茨泉大厦拔地而起,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正在兴建,老城改造亮点纷呈;亲水走廊、民俗风情街,如幅幅清新民族风情画卷舒展开来。该县凸显“山、林、河、城”特色,把建始县城打造成一座山地宜居城市及州域副中心城市。 巴东县城所在地大部分地区坡度在25度以上,适宜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不到一半。近年来,该县建成面积4.5万平方米的纤夫广场和寇公广场,将县城区脏乱差的冲沟打造成了城区新景点,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来凤县城与湖南龙山县城一水之隔,“一水双城”共同发展,是其必然的选择。来凤县城依山傍水,山在城中立,水在城中流,建设宜居山水园林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明确提出了建“山水园林靓城、民族人文边城”的城市发展定位,通过实施“一水双城”和以县城为核心区,百福司镇、大河镇、绿水乡为增长极的“一区三极”战略,正在朝把来凤建设成为“武陵山区明珠城市”的目标努力奋进。 宣恩县明确定位,把县城建设成“城在山中、山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和武陵山区的休闲娱乐中心,使之成为州府的“后花园”。正在加紧建设的贡水河7公里城区段1期工程完工后,该县将建成“4个之最”:恩施州最大的民族风情街、湖北省最大的民族文化墙、武陵山区最大的水上娱乐中心和全国河流上最大的音乐跑泉。 近年来,咸丰县投入资金近3亿元,先后建成10个商住小区,完成老城区改造和大坝新城区开发,拓宽城镇面积2平方公里;投入资金2亿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的垃圾处理场可保证城区15年固体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县城二水厂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区用水困难,并为县城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鹤峰在县城推进以“六个一”(一条清水河、一片新城区、一个新广场、一座新水厂、一座风雨桥、一座体育馆)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亿元的容美广场已投入使用;杨柳潭新区、二水厂等项目正抓紧建设;总投资近3亿元集污水治理、城市防洪、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溇水河亲水走廊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中国规划网武汉12月2日电 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