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首次以市委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未来城市工作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大国际战略枢纽、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目标,理清规划思路,以国际视野编制城市规划,实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战略引领,以十项举措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关键词:枢纽城市 重点围绕三大国际枢纽建设 《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广州要通过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国际枢纽建设,汇聚全球高端要素,打造综合性国际城市。近日,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正式宣布选址广州,这一世界顶级论坛来穗,为广州打造我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再添强大动力。体现广州在多方面的举措对跨国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具体措施: 研究制定交通规划实施方案 市国规委表示,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综合交通战略研究,制订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交通规划实施优化方案,组织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研究。同步开展广州铁路枢纽与广州市域新增铁路线规划方案研究,落实新增铁路线站位方案。 广州将积极接入广汕客专、广湛客专、京九客专、广河城际等,规划形成10个铁路客运枢纽,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提升国家铁路主枢纽职能。 推进重点功能区的规划编审 市国规委还将重点围绕“黄金三角地区”,优化琶洲地区规划,开展国际金融城二期、东延伸区规划,推进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地区的地下空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及入驻企业项目建设;继续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南沙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中新知识城等重点地区规划;继续推进白云新城及北部地区、广州北站、广州南站商务区、黄埔临江经济区、大学城创新谷、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等重点功能区的规划编审,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促进多点支撑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城市设计 让品质渗透到城市每一个细胞 全会重点突出了城市设计工作在提升广州城市品质中的关键作用,精细化、品质化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岭南特色,国际品质”为目标,以国际的视野、国家的视野来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始终遵循“规划设计-工程-工程文化-城市文化”的提升路径,逐步建立“全覆盖、全要素、全流程”的管控体系,让“品质”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 具体措施: 融入绿色理念让城市空间更开阔 据了解,广州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工作正在开展,将全面梳理广州市自然地理风貌充分融入风廊、绿廊、山脉、水脉等绿色理念,让广州城市空间更通透开阔、城市环境更舒适宜居。 这项工作将很快形成成果并呈现给大家。 “硅谷”标志性建筑方案将披露 市国规委还表示,将在金融城、琶洲规划设计基础上,逐步推广地区规划师制度,着力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文化自信的一流规划师、建筑师队伍。 据透露,在城市设计指导下,目前,被誉为广州“硅谷”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多栋标志性建筑初步方案已产生,也将很快和大家见面。 十项举措是指哪些? 1.战略引领:三个层面规划引领,国际视野编制规划 2.枢纽城市:重点围绕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与多点 3.城市设计:发扬工匠精神,让品质渗透到城市每一个细胞 4.生态保护: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城市特色风貌 5.交通出行: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市民出行更舒适 6.土地利用:通过精细化城市设计,集约高效使用土地 7.公共空间:以人为核心进行整体环境品质升级 8.产业发展:规划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9.历史老城:在历史文化保护中注入新的活力 10.开展政策研究,加强实施保障 关键词:交通出行 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交通出行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市国规委表示,将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市民出行更舒适便捷。 具体措施: 要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 首先,要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实现中心城区步行10分钟可达轨道站点、南沙增城从化花都等外围城区30分钟可达市区、主要客运枢纽间45分钟可达的时空目标。 规划2018年建成通车地铁里程超过520公里(含现状),建设地铁十一号线(环线)、地铁十八号线、二十二号线,实现广州主要客运枢纽之间的快速联系,支撑南沙自贸区、黄金三角区、空港经济区的发展。 其次,通过推进道路品质化功能化改造、立体连廊建设和公交到家园三项工作改善市民步行环境。目前市国规委正加强对街道设计流程和实施管理进行引导和规范,实现街道空间整体环境提升。包括琶醍在内的一些临江地块正在规划二层平台和连廊,可以供散步、骑自行车,并实现与有轨电车无缝衔接。逐步推广规划公交站、地铁站到社区的步行风雨廊,方便居民出行。 关键词:公共空间 以人为核心提升城市整体环境 《意见》提出了要精细化建设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方,也是公平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领略城市魅力之所在。市国规委表示,滨水空间与道路空间是市民最常接触的公共空间,正着力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整体环境提升。 具体措施: 将重点打造“精品珠江段” 滨水空间方面,将重点围绕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打造“精品珠江段”。目前已组织开展城市设计、景观详细导则等工作,重点打造白鹅潭段、长堤段、海珠广场段、东湖段、岭南广场段、珠江新城段、琶洲段、金融城段、鱼珠段等11个重点区段,白鹅潭三江口、长堤两岸、海珠广场两岸、二沙岛西、珠江新城-金融城、岭南广场-琶洲、鱼珠码头、长洲岛-洪圣沙、南海神庙9个重要节点。 12条道路将试点“微改造” 道路空间方面,将扭转传统的“经济适用、便于维护”的观念,把街道空间作为重要的市民公共空间进行功能和品质提升,实现从道路到街道再到街区的理念转变。 目前全市已初步选定12条道路试点实施“品质化微改造”,既包括具有近代广州传统风貌特点的道路,又包括在珠江新城内具有现代都市特点的道路。重点对路口线型、人行道、自行车道、路边停车带、路灯、街道护栏、绿化、地面铺装、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要素,按照国际水准进行功能性优化设计,下一步由区政府会同市建委组织实施,为全市街道空间精细化品质化提升积累经验。 关键词:历史老城 老城改造着重在保护中注入新活力 历史老城保护是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市国土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老城改造着重在历史文化保护中注入新的活力。老城的活力主要来自老城居民的衣食住行,要通过完善配套、提升品质来促进老城有机更新。 具体措施: 采用“三微”策略进行改造
目前在老城的规划中采用了“三微”策略:首先,通过“微设计”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目前正研究选取数个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开展更高水平的城市设计,形成若干个尺度宜人的城市客厅;其次,通过道路交通渠化改造,促进老城交通“微循环”。目前计划选取试验段试点交通路口渠化微改造,改善行人空间;最后,通过场地和设施“微改造”,增加老城公共配套服务,构建15分钟社区步行生活圈,多增加一些便于交流、游憩、锻炼等日常活动的场地,重塑老广味的社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