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厦门海绵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成果受瞩目

时间:2016-06-25 08:4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继续聚焦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之美

  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深改办发起的“深化改革看厦门”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第三阶段主题采访继续进行。昨日,由20多家中央、省驻厦媒体以及市属媒体骨干新闻工作者组成的采访团,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深入海沧马銮湾片区、海沧大屏山、成功大道、五缘湾以及东荣社区等地实地采访厦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情况和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情况,深切感受到了厦门生态文明建设之美。

  大晴天冒出“雨水”

  “海绵体”让人赞叹

  尽管天气赫赫炎炎,但记者们在海沧马銮湾片区采访时却似乎忘了烈日的炙烤——这里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让他们兴奋不已,提问、记录、拍摄、录音……一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新景路是厦门建成的首条“海绵路”,昨日上午9时许,采访团抵达新景路时,海沧区副区长廖凡刚刚在这里接待完一个来自青岛市黄岛区的海绵城市考察团。廖凡告诉采访团记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海沧区不断先行先试,力求把试点区打造成“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全国经验,先后有80多个批次的国家部委、专家学者、外地城市考察团来海沧指导、考察、学习,显示出对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认可。

  “哧——”工作人员拧开海沧新阳医院的绿化水龙头,一股清澈的水瞬间从喷头里喷洒而出,浇灌在绿地上,滋润了饱受烈日烘烤的花草树木,也给过往行人带来了一丝清凉。令采访团记者赞叹的是,这些绿化灌溉用水竟然是雨水。大晴天,为什么会冒出“雨水”?记者们都很好奇。原来,这是新阳医院“海绵体”在下雨天时,收集、净化、储存下来的雨水,从而实现了雨水在晴天的资源化利用。

  要怎么保证建成的海绵体不会变成“臭海绵”?要怎么评价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要如何加强后期的管理维护?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们来到了海沧区的智慧海绵城市一体化管控平台。尽管这个平台的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可是记者们却在这里花了最多的时间采访,因为这个平台的功能实在强大,是新闻报道的“好料”,让记者们欲罢不能。管控平台可以对全区66个监测点的水质、水位、水量、初期雨水、土壤下渗率、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这在全国所有试点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截至目前,管控平台已经搜集到2万多组数据。

  社区公交上山

  绿色交通令人欢喜

  昨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成功大道梧村隧道,只见一盏盏LED灯,在隧道顶上组成一条延绵数公里的白色光带,将隧道内照得亮堂堂的。采访团记者从市公路局桥隧中心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对11座隧道内的51000多盏荧光灯、金卤灯、高压钠灯进行改造,统一更换为更为节能的LED灯。“换上LED节能灯后,隧道内亮度标准提高了,通行环境和舒适度提升了,能耗还降低了50%。据专家估算,改造后每年可省电1400多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000吨,节约标准煤约5600吨。”听了负责人的介绍,有的记者禁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在五缘湾的一处充电站,出租车驾驶员杨爱国熟练地将充电枪插在车头的接口处,然后打开手机App,轻点几下,车辆便开始充电了。汽车充电方便吗,动力够不够,充一次电能开多远?在休息室,杨爱国被采访团的记者团团围住,一个个问题让他有点应接不暇。记者们都想从杨爱国那里了解纯电动车的实际使用情况。“充一次电,能跑两百多公里,一天是够用了,费用六十多元。而双燃料出租车加油加气,一天得一百二十多块钱……”个把钟头过去,采访结束,杨爱国回到车上,这时,电已经充满了。

  “开通社区公交,真是件为群众着想的大好事!要知道,这山我爬了二十多年,从山脚到家,要爬两百多级台阶,刮风下雨日头晒,真是受罪。现在,坐着社区公交车,看着风景就上来了,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啊!”在狐尾山西北部的东荣社区,居民蔡阿伯一见到采访团的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连连夸赞身边的社区公交车。

  蔡阿伯乘坐的社区公交线路是436路,2014年12月25日起投入运营。两年来,已经成为海山路沿线多个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访团的记者了解到,2013年,厦门公交集团尝试社区公交服务,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先后开通了9条线路,特别是2015年12月底开通的我市首条纯电动社区公交线路439路(环五缘湾专线),真正实现了“绿色出行,生态社区”。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