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种“守正出奇”的战略思维,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有着鲜明体现。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指出,坚持高起点规划,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不断提升规划水平;要坚持“守正出奇”,在把握传承城市底蕴文脉、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上,博采众长,汲取先进的新理念、新定位,引领城市出奇制胜。 “守正出奇”应用于城市工作,此提法令人眼前一亮。事实上,中央对强化城市规划工作提出过一系列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守正出奇”就暗含于其中。 例如,在“守正”上,中央强调,“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出奇”上,中央指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简而言之,一要遵循规律,二要突出特色,这就是“守正出奇”的内涵和指向。 阅遍世界,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提供了城市规划中的“他山之石”;放眼中华,北京的胡同、苏州的园林、上海的外滩,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特色,也正是城市最亮丽的名片。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在规划上做到“守正出奇”,才能带给世人经典城市的震撼。 今天,“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已广为人知。在城市规划这道题面前,怎样才算“规划科学”,怎样才能避免“规划失误”“规划折腾”?“守正出奇”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维度。 作为千年帝都,洛阳历史上曾6次进入国际大都市之列。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洛阳就出现了城市中轴线,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城市规划设计。前不久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其形制开创了我国都城宫殿布局的新时代,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古代都城宫殿布局1000多年。若没有对“守正出奇”出神入化的运用,洛阳城怎可能曾领千年风骚? 反观当代,洛阳历史上留下来的老建筑不多,有特色的新建筑更少,古都风貌拼不过北京、西安,现代气息比不了上海、深圳,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特色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城市病也日渐凸显。究其根源,问题出在规划这个“龙头”上—— 在顶层设计上,缺乏科学的城镇体系作引领;在规划体制上,各项规划缺乏有效协调和有序衔接,政出多门、时有掣肘、相互打架、随意变动;在县级城市建设上,缺乏高起点的规划设计,一些建筑盲目求大、求洋、求新,挡了山、阻了水、少个性;在文化传承上,彰显洛阳特色的文化元素没有很好地融入城市规划,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很好地彰显出来……如此种种,都与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极不相符。“守正”不到位,“出奇”亦不足,又焉能“制胜”呢? 城市工作千头万绪,规划、建设、管理是三大关键环节,尤其是规划,描绘着城市的成长方向,是洛阳走向“诗意栖居”的第一步,而做到“守正出奇”,才算走好了这开始的一步。 守得住“正”,方能确保城市规划的大方向不偏。要强化规划意识、完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切实强化“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意识,真正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规划一经批准就要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跟踪管理、严肃问责。 出得了“奇”,方能让洛阳城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要创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特色,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等先进理念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坚持科学规划、超前规划、“开门规划”,紧密结合洛阳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历史文脉等特点,打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形态风貌,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布局,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彰显韵味。 作为人类的智慧创造,城市“开启了人类藏匿在蛮荒时代的所有更高潜能”。
“守正出奇”,知易行难。它强调“走人间正道”,同时又要求“不走寻常路”,如何将此“道”与彼“路”有机统一起来,对执政者是不小的考验。然而,它的确又是一个城市赢得世人尊重和赞赏的不二法门,应该成为洛阳矢志不移的方向,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