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青岛升级“特别市”,列国内六大重要都市之一。青岛迎来一个空间扩张和功能提升的契机。1933年,当时的市政府开始制定新城市规划,历时两年,大青岛都市计划基本完成。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规划的大青岛城市规划。 在1935年初印刷 《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中,青岛城市扩张拟“三步走”:第一步,由老城区北扩至四方,向东拓至浮山所;第二步,从四方向北扩展至沧口,从浮山所向东扩到浮山麦岛。这两期扩张,作为本次规划要达到的目标。第三步,在前两期形成中心城区的基础上,“采卫星都市向四郊个别繁荣”,形成沙子口、张村、李村、丹山村、仙家寨五个组团。 基于当时的经济地理,规划对青岛城市性质和未来发展规模进行了详细考察。认为,青岛和大连将成为与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的中国三个一等港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相同地位的大港,按每个大港划分的经济腹地,青岛将成为中国五大经济区中黄河区的出海口,兼工商、居住、游览城市。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100万人,市区面积137.7平方公里。 当时就想迁移行政中心 自德租日据以来,青岛城市中心一直位于中山路一带。规划提出,应改变青岛城市重心偏居西南一隅的不合理局面,重新布局新的市中心区(包括行政区和商业区)。规划中的市政府北移至芙蓉山五号炮台山腰上,1936年又调整于小村庄小南山之南坡(今四方青岛理工大学一带);中心商业区转移至台东镇西工厂地(今昌乐路、埕口路、营口路、沈阳路、曹县路、长春路、内蒙古路一带)。两个区联合构成新都心。火车总站设在大港附近,栈桥附近的火车站改为客车站。 规划认为,城市中心区与港口铁路相近,是“全市活动力最大之处”,因此 “位置必须适中,交通必须集中”。按照上述标准,中山路一带作为城市中心,“徒具形式,不合实用”。尤其市政府设于观海山更不合适,与其他各区相距甚远,且被住宅区包围,通达主干道少,交通不便,已无发展余地。而芙蓉山五号炮台向南一带(今青岛第三十四中学一带),是新市中心区之上选左为全市最优美浮山所大住宅区,右为大港及总火车站,前后均有主干道通往前海旅游区和四方、沧口大工业区,交通便捷。 针对当时中山路南段有发展成商业区的趋势,规划指出,这种发展是暂时的,不正当的,将来想设法维持也将徒劳无功。因为商业发展最大需求是交通,交通集中,消费者才愿意前往,中山路一带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历史较长,街道系统比北部整齐,消费者乐于趋就罢了。将来大港后海湾填筑成陆,码头建成,市街成型,则“局面不改而自改”,昌乐路、蒙古路一带将发展成类似上海的南京路,连接台东镇和辽宁路将成为全市最大商业区。 这是青岛首次提出实施城市中心北移的设想,虽然没有来得及实施,但其影响延及后世,直至1957年,行政中心北移仍是青岛规划中的话题。 胶州城东平原建大塔埠头市 1935年,规划设想的全盛时代青岛城市空间扩张思路是,沿胶州湾向北向西顺延,即“贴城开发”模式。作为青岛向腹地辐射的节点,规划提出,在胶州城东平原设立一大塔埠头市,形成交通中心和工业卫星城,然后再向南延伸,最后到达薛家岛,尽量避免因离城开发的“飞地”、“孤棋”状态。 这一城市空间布局,基于当时城市对外交通发展趋势的判断 1934年初,刘守中提出《沟通西北筑宁济铁路》计划案,主张修筑宁夏至济南的铁路网,以开发西北,选择青岛作为西北货物的出口海港,提案被国民党四中全会接受。青岛规划者迅即捕捉这一信息,年轻的工务局技师高治枢在《青岛工商季刊》上发表《青岛港之现在和将来》长文,从经济和国防两个角度,分析比较青岛与天津、连云港在开发西北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青岛是进出西北和连接南北沿海铁路的最佳港口。 1935年,青岛对外交通规划基本以高治枢的研究为蓝本。根据国家水陆交通布局的宏观走势,规划预测,到本计划末期,将至少有4条铁路干线通往青岛,分别为胶济线、胶徐铁路(今胶州临沂至徐州)、青烟线、环海铁路(青岛日照至连云港)。缘于地形关系,这四条铁路进出青岛市区,只能依靠原有之胶济铁路,因此必须设立一综合交通枢纽,而车站位置选址十分重要。规划考察认为,胶州东部平原最适合。理由是,胶州东部平原位于大沽河下游,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有足够的土地供建设停车场和堆货场,并有大沽河水运便利。一旦胶莱运河开通,河海相济,航运必然发达,位于河口的塔埠头将形成一繁盛商场。塔埠头规模扩大,必沿大沽河向北推进,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与综合车站附近的工业地相衔接,从而形成一大塔埠头市(今胶州少海新城一带)。塔埠头市对于青岛之任务,一是作为青岛与附近城镇供求的中间市场;二是分散青岛工厂密度,充分利用塔埠头低廉的土地和人工,降低产品成本,就近供应消费者;三是作为支撑点继续向南发展,经红石崖、薛家岛、灵山卫至日照,环胶州湾半匝,把整个胶州湾沿岸连成一体。 最早提出建地铁的国内城市 在这次规划中,编制者认识到,城市分区和交通配置是都市计划两大主干,而交通配置又依据各分区性质而定。基于此,规划大量参考当时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等欧美城市的经验,结合青岛实际,提出在不同区域规划不同的路网模式。比如,市中心区域,采用棋盘式路网;离市中心区较远的仲家洼、小村庄、吴家村则采用当时流行的蛛网式;在更远的浮山所、沧口等处则采用细胞式,各部分均用干道连接。 规划还预测,青岛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有地铁与地面交通相互配合,当时把地铁交通叫做“市内高速交通”。本次规划考察世界各大都市的发展经验,推算人口超过100万人,即需要发展地铁交通。青岛未来人口增加,决不会在百万以下。规划据此提出,青岛应及早谋划,不能因当时离 “需要高速交通之时期甚远,遂置之不问也。”规划对地铁网布局做了初步设想,采用从市中心向四处放射,互相环绕的8字形。地铁线北连沧口、李村,中经台东,西达中山路,沿前海东抵浮山所,总里程42公里。在市中心区为地下铁,而不用轻轨,主要考虑高架有碍地面交通,且破坏城市美观。市中心区之外,则采用高架轻轨,机车则全部用电力机车,以保持城市清洁卫生。青岛是中国最早提出建设地铁的城市,比第二个提出地铁建设的沈阳早了5年。 在胶州建机场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航空运输初露端倪的时代,规划者已意识到飞机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进步之速,一日千里,将来成为普及化之交通工具,实意中事”。故青岛应及早筹划航空港。机场占地面积大,净空要求高,起飞降落需要有广大平原,四周必须没有高山和丛林的阻碍。青岛多山,平原又少,在沧口原有一处机场,30年代已开通至上海、北京的航线,虽然机场面积暂时能满足飞行之用,但安全地带不足。规划提出,塔埠头东南一带海滩,接近未来的铁路交通枢纽,与青岛中心都市和陆向腹地交通便利,将来可在此填筑大飞机场,满足青岛全盛时期的巨大需求。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