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一栋斑驳的历史建筑,我常会不自觉地发问:这栋建筑会不会被推倒铲平,变成地产商逐利的楼盘、有钱人的私家洋房?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最新数据加剧了我的这种担心:数据显示,我国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7万余处,已经消失的就达3万多处。而据了解,重点保护单位不到十分之一,其余没有被圈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保护伞,随时可能被毁坏。 正如李土老人来信所说,平定城如今找不到城池的影子、历史的痕迹。一座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实际上已经在人们眼前“消失”了。类似的悲剧近年来在许多地方上演着。在合肥,市民已看不到三国古战场、“翡翠项链”上的老城墙,徒然有一些很具历史感的地名;在苏州城中,河道大量被填,“东方威尼斯”徒具其名。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谢辰生说:“103处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名不副实。”近些年,很多延续几千年的老城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一个个消失,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譬如近期发生的镇江强拆粮仓、大理拆除古城墙等等。 城市是人聚集的居所,城市风貌是历史传承、文化积淀和精神凝聚的体现。老城建筑则是最自然的历史博物馆,代表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然而,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很多地方老城符号消失殆尽,很多历史的、传统的街区被写上大大的“拆”字,不少传统建筑,本来可以继续使用下去,并成为城市珍贵的记忆,却被无情地拆毁…… 一个城市的更新是不可避免的。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旧城改造”运动,从沿海发达城市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摆在眼前,旧城改造的必要性众所周知。 然而,在旧城改造中,很多地方选择了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之路。旧城区是城市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是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范畴,但往往又是房地产开发商争夺的黄金地段。在当前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方利益、集团利益包藏其中。与此同时,城市面目的更新,又成为地方官员最显而易见的政绩。 旧城改造形式上是改造城市中的旧城、旧区和城中村,实质上是要通过改造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让城市在保护中发展、在进步中彰显历史。然而,在经济利益与政府政绩的裹挟下,很多所谓的“旧城改造”进行简单的推倒重来。其实,改比拆要难得多。废旧线路的改造,生活设施的完善,城市风貌及文脉的保护,需要更缜密的规划,更严格的监督。 现实中,城市建设的“拆”和文化继承的“保”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以房地产开发为导向的旧城改造,破坏着旧城的传统格局和空间形态。一些地方的旧城改造,仅仅把千百年文化积淀的旧城定位于改造的对象,而没有强调它需要保护、需要有机更新的一面。要知道,保护也是改造的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更是“十二五”时期各地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旧城改造,保护还是毁灭?81岁李土老人的质疑声振聋发聩。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