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治堵”组合拳考验管理智慧

时间:2012-05-21 11:32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为之

  如果说城市升级是今后三年的主基调,那么治堵将会是最直观、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当堵车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常见的病态,它所触及的已经远远不止是交通层面的问题,更考验着这个城市的路网建设、城市规划、市民出行习惯、文明程度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刚刚千呼万唤始出炉的《佛山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缓解工作方案》提出“管”、“限”、“引”、“建”四大类36条治堵措施,83个具体项目综合共治中心城区拥堵的“沉疴痼疾”,似乎让我们看到曙光。
  提及拥堵,路车矛盾常被诟病为“首恶元凶”,然而,在众多道路规划的历史欠账和车辆急速增长无法短时间扭转的现实下,我们应该考虑的不单是对拥堵节点的微观治理,更为彻底的,应该是通过降低城市车辆的密度来提高道路的通行量和通畅度。香港700多万人口,面积不过佛山三分之一,同样道路狭窄,但因为对公私车进行严格限制,减少道路上的汽车数量,有效地保证了行车速度。从这方面来看,此次限摩、限货、限黄的扩大和鸿运汽车站迁至张槎的决定,明显是在稀释长期聚挤在城市中心的车群。
  当然,如果对城市发展作更前瞻性的考虑,要真正降低城市车辆的密度,城市规划理念必须彻底更新。纵观世界先进地区的成功治堵经验,无一不是以公交优先的TOD理念来引领城市的发展。当公交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当市民感觉到在主干道通行中“让公交飞一会儿”的方便舒适,当公交成为一个城市的主导交通方式时,堵城之困或许能逐渐消解。
  此次方案已明确在规划层面落实以TOD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而更可喜的是,理念的提出已不仅停留在对口头概念的阐述上,相关的如配建大型居住区公交场站、建成“五纵四横”的公交专用道、建设广佛线二期等实质性规划和举措也已被一一纳入到五年的工作任务表中,TOD正朝实践层面转移。
  然而,理念的更新与先进交通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当前的治堵方案所呈现的还只是粗线条的勾勒,更多的细化操作尚未明了,如“管”、“限”、“建”、“引”这套“组合拳”该如何施展?四方面的措施标本不一,各有其时效性和针对性,如果不能协同有序地全面“作战”,可能会适得其反。
  而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综合治堵方案,其用时六年之长,牵涉市区各部门之广,触及的领域之多,对城市管理者的执行力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值得今后持续关注的,既有部门群策群力的“后劲”,还有各区、各部门如何打破行政壁垒,避免政出多门,以及如何将各个项目纳入到区域一体化层面进行统筹,综合平衡各方利益等问题。前车可鉴的是,在前一阶段对东方广场的治堵中,禅城与南海就因为协调不畅,而引起市民的质疑。
  无论怎样,方案出来了,曾经“满眼堵车路,一把辛酸泪”的我们看到了治堵的方向,感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决心,至于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将拭目以待。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