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源资源才是最大的资源。”当祁县县委书记段燕翔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曾令全县干部为之一愣。在祁县人看来,好几年没有大发展,祁县已经习惯了排在后面的感觉。 其实段燕翔说的没错,对于祁县来说,虽然没有能源资源,但却有闻名世界的旅游资源。挖掘和发展好这些资源就是“最大的资源”。段燕翔正在为祁县谋变大旅游,今年全力打造“一院、一城、一河”格局。 A “一院”升级: “面食城”提档先行 在段燕翔的大旅游战略中,作为“一院”的乔家大院,将重点实施国家5A级景区综合开发项目——— 通过乔家堡村整村搬迁、商业区改造以及文化广场和游客中心建设等,使乔家大院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如此令人振奋的消息,使乔家大院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乔俊海更深入地对思路与决策进行了思考。在他看来,一旦乔家大院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旅游接待就是个大商机。 就目前看,景区规模较大点的饭店,一次性接待游客也不过200人,并且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乔俊海说,到了旅游旺季,这样的接待能力根本跟不上。 “要想提升旅游接待,餐饮、服务必须提档先行。”如何结合乔家大院的文化和地域优势把餐饮做出特色,成为乔俊海谋划的重点。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有如此底蕴,但目前没有一处详细介绍面食的场馆,也没有一家能全面展示面食文化的特色饭店。“利用乔家大院的地域优势,打造‘面食博物馆’,让游客了解山西面食文化。”这是乔俊海多年来的想法,而祁县重点实施国家5A级景区综合开发项目让他觉得恰逢其时。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多部门审批,“面食博物馆”一事暂时搁浅。遗憾之余,乔俊海在乔家大院景区停车场南边,把之前的乔家宾馆改建成“乔家面食城”。 为了体现山西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头顶削面”创始人郝卫兵用半年时间制作了4个面塑。其中“关公”和“尧”高2米,重1400公斤,“二龙戏珠”和“算盘”高10米,重2900公斤。由于“乔家面食城”面积有限,原计划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面食发展史陈列”缩小到了10平方米,360种面食缩减到40余种。“不过就现在来看,面塑和面食发展史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郝卫兵说,目前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 “把乔家大院升为5A级景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尤为关键。”乔家大院景区内几家店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景区旅游接待能力一直跟不上,没有高档宾馆,也没有高档饭店,更没有地域特色的大型餐饮业,如此结局造成景区留不住人。 对于这些生意人的说法,乔俊海信心十足:“‘乔家面食城’目前一次性就餐接待能力可达到1000多人,加上它的特色面食文化,势必会提升景区接待,成为一张名牌。” B “一城”改造: “渠半城”借势崛起 即便把乔家大院升级为5A级,光靠这一个景区进行“单打独斗”,也只能算是“一枝独秀”,很难支撑祁县旅游的大发展。 曾在祁县政府部门工作多年,而今退下来被聘为祁县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馆长助理的范烈坚,对该县旅游发展也有自己的见解:“虽然祁县旅游起步较早,但这几年发展却落后于平遥县。”究其原因,范烈坚把它归结于没有形成 “抱团发展”。 这几年,晋中市辖区内的“乔、常、王、渠”四家大院都在晋商文化游的热潮中风格各异,运作得风生水起。特别是一部同名电视剧 《乔家大院》,令乔家大院炙手可热,门票收入一路突破3000万元。 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县城“昭馀古城”内。“昭馀古城”也叫祁县古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2000多个县中‘资格最老’的古城之一。由于渠家大院几乎占据了东半个祁县古城,因此俗有“渠半城”之称。 按理说,渠家大院在这几个大院中,无论是精美的“三雕艺术”还是独有的建筑风格,相对更具特色。作为祁县县城内的景点,无论从旅游接待还是从景点本身的价值来看,这个“城中院”都占尽了优势。并且近几年也有20多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专题片在此取景。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的渠家大院,虽然被冠为 “全国首家研究晋商文化的博物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后迄今为此,旅游门票收入达到顶峰时,一年也仅为60多万元。 如此收入,对于一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来说,只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而对于祁县政府来说,4亿多元的财政收入也比较吃紧,用祁县一些干部的话来说,只能算是“吃饭财政”,即便政府想维护和发展渠家大院,也力不从心。 一些旅行社把渠家大院发展不起来归咎于环境问题。确实如此,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县城中心地段,连停车都是个问题。 这只是渠家大院周边环境差的“冰山一角”,脏乱同样困扰着景点的发展。不过可喜的是,经过全国多家企业考察后,晋中煤运公司与祁县已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整体开发“昭馀古城”,这是祁县打造“一城”旅游开发项目,并列为祁县 “大晋中”文化核心区的五大重点项目之一。 祁县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杨晓青说,“昭馀古城”的整体开发,势必会带动游客从“看院”向“看城”转变,届时,这里将会成为山西晋商民俗文化游的新亮点。 C “一河”建设: “中轴线”贯穿“两翼” 就在前几年,业内有人认为,祁县应该改善旅游环境,改变旅游线路,只有这样才能把祁县打造成一个能够叫得响、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 “如果不整合现有资源,祁县旅游很难发展起来。”杨晓青说,而今在旅行社的线路中,从省城太原出发,乔家大院是首站,之后便到了平遥古城。对于处于两个景区之间的祁县古城,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要是有条主线把乔家大院和祁县古城连接起来,那么祁县旅游即可形成全面发展。 如果把“一院”和“一城”比作“两翼”,那么祁县还差一根能贯穿“两翼”的“中轴”,也就是杨晓青所说的连接两个景区的主线。总投资50多亿元的昌源河生态休闲文化产业开发项目恰恰就在“一院”和“一城”的中间,这就是所谓的“一河”。 以昌源河作为一条中轴,然后做大县城和东观镇区这两大板块。通过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将其重点打造成大太原都市圈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首选地。这就是“一河”的作用。 “一河”建设中,将完成九沟风景区和镇河楼湿地文化博物馆的升级改造。同时开发建设白狮岭红色旅游区、盘陀茶马古道探险游、罗贯中故里景区、祁县历史文化长廊、麓台山风景区、狩猎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 此外,还将配套子洪水库度假山庄、主题公园、儿童水上乐园、成人水上游乐场、过山车、采摘生态园、农家乐等。届时,通过“一轴两翼”相结合,形成祁县大旅游格局。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祁县县委书记段燕翔说:“祁县不是没有优势,缺乏的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准确把握,缺乏的是没有选好路子布好局。祁县要实现优势再造,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 如今,祁县找准了方向、寻对了出路、布好了格局,正加紧步伐,通过打造乔家5A级景区、昌源河湿地公园建设和古城开发,全力打造“一院、一城、一河”的大旅游格局。到“十二五”末,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使祁县由文化旅游大县发展为文化旅游强县。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