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新三年建设计划”
日前,绍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大有效投资暨实施“新三年建设计划”动员大会,再次吹响城市大建设、经济大发展的响亮号角。跟“三年建设计划”相比,“新三年建设计划”有哪些新亮点?意义何在?应注意些什么细节?昨天是参加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报到的日子,记者邀请了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此展开讨论。
回望:三年建设成效大
王富更(市政协委员,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通过“三年建设计划”的实施,我市道路交通方面变化很大,尤其是南北交通上已基本做到畅通。比如与镜湖新区的沟通,大大缓解了老城区往北的交通压力。洋江西路、凤林西路及解放大道北延等等,不但促进了镜湖新区开发建设,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三大组团的交通联系。袍江大桥的建成,沟通了曹娥江南北两岸,以江滨区为核心的滨海新城“十路三桥”基础设施工程,部分已经建成,促进了新城开发建设,并为“引凤”打下基础。
杭甬高铁绍兴柯桥站建设已近尾声。建成后将大大便捷绍兴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同时促进包括柯桥、镜湖新区在内的绍兴北部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杨宏翔(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经济学教授):“三年建设计划”的成效有目共睹:民生改善,一系列重大项目启动或建成,包括将要建成的嘉绍大桥。新兴产业占比明显上升,截至去年底,全市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已接近30%。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兴产业在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要达到40~50%,与此同时,传统优势产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原来的50%左右下降到35%,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王水君(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重大项目“三年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最明显的成效是带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促使经济企稳回升。2004年~2008年,我市投资增幅都在10%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去年达到24.8%,增速全省第二。
解读:发展最终为民生
杨宏翔:市委市政府提出“新三年建设计划”,是非常有意义的。绍兴是浙江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试点城市,重点是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而这些都需要大的项目、大的投资来支撑。根据计划,3年3000亿资金一半将投到新兴工业项目,主要投资5个亿以上的大项目。另外还有131个重大民生项目,对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形成非常有意义。可以说,未来三年是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
王水君:“新三年建设计划”主要实施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和平台建设4大工程,2012~2014年计划投资3000亿元。跟2009年~2011年实施的“三年建设计划”相比,项目更多,投资更大,重点突出转型升级,重中之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委市政府此前作出决定,5年拿出100亿元,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这次还将平台建设单独“拎”出,目的主要是拓展发展空间,主线还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说直接贴近普通民众的方面,那就是基础设施工程和社会民生工程,前者如农林水利设施、能源设施、交通设施、信息设施等工程,共计107个项目,三年计划投资592亿元;后者如城乡功能设施、公共服务、安居保障、生态环境,共计131个项目,三年计划投资516亿元。其实,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改善民生,任何一项工程都是这样,任何一家企业也都是如此。
建议:配套跟上很重要
杨宏翔:从目前看到的情况看,“新三年建设计划”规划都很好,但需要配套的政策和要素跟上。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能源和人才。尤其是后者,高新技术等高层次人才绍兴一直短缺,需要加快引进,并且留住人才。在能源方面,以前一到夏天,就可能拉闸限电,希望“新三年”时期,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制度创新等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在发展环境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再创体制机制优势。其中很重要一点是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同时优化自身服务。
王富更:交通设施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础,除了“新三年建设计划”中提到的交通项目,从“三大组团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城市崛起”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还应该加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
环城西路往北延伸,接通凤林路或洋江路;越西路往北延伸,最好连接群贤路,解决南北交通问题;在东西方向上,除了拓宽二环北路,最好实行老城区货车走环线,避免货车挤占城区道路资源。
加强越城南部开发,比如可以在绍诸高速解放南路接线两侧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形成一个门面或者窗口,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打通329国道北复线道墟至孙端段,使绍虞城镇组群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促进绍兴市域北部经济社会发展。另外,还应加快嵊(州)新(昌)组合城市建设,促进绍兴市域南部经济社会发展。诸暨连接嵊新的高速通道也应加快考虑,以真正形成绍兴市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