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路宽畅,街净墙洁楼房美,灯明车齐人更和……”家住阿勒腾席热镇的退休教师苏桂荣提到现在的伊金霍洛旗就眉飞色舞,每当兴起就会唱起这首她自编的小曲儿。正如曲子里所唱,如今的伊旗确实不一样了。 走在柳沟河畔,入眼的是横跨河上的三座大桥,气势如虹;河里的冰尚未融化,似一条银链穿阿镇而过;一处处人工瀑布和蓄水堤坝,让人不禁联想到夏日里的清流;沿河一栋栋高楼挥洒着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气息,两岸密植花草树木,伊旗城区的普通一隅便是一幅风景画。2011年,伊旗坚持“大城观”,按照打造30万人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推进西北新区、西南新区、东南新区和CBD区建设,建成区面积拓展到了75平方公里。全旗总投资476亿元续建、拟建城建项目共124项,完成投资258亿元,实现了城镇建设大变脸。 在伊旗规划局的城市规划图上,绿色占了一半以上的面积。局长李金锋告诉记者:“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坚持‘大疏大密’的原则,加大旧城区城市功能的疏导力度,在新区规划建设中加大山脉、水脉、绿脉的密度,形成多山、多水、多绿的宜居环境。同时,充分考虑居民出行、上学、就医、购物消费、文化休闲等日常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驻足乌兰木伦河南岸的CBD区,南面的东红海子湿地隐约可见,西面的母亲公园更是咫尺之遥,规划已经落实到城市建设中。仅仅在2011年,伊旗就新增绿化面积248公顷,阿镇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152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0.42%,绿地率达到39.97%,人均绿地面积达到了82.31平方米。 2011年,伊旗又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概念,并成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和物业监察大队三个职能部门,摸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伊旗物业监察大队队长杨金柱解释道:“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人性化,最细枝末节的小事恰恰是涉及到群众最直接利益的要事大事,马虎不得。” 一建一管,最终受益的还是伊旗的市民。“现在的阿镇和过去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呀!”打小住在柳沟河边的张存飞一提到现在的阿镇,笑容就不自觉地爬上了眉梢,“现在路宽了,一栋栋新楼房建起来了,我现在住的这个楼房就是每平米1980元买的经济适用房,两室一厅南北通透;健身设施小区里就有,免费公共汽车通到了小区门口,早上出去散步锻炼,每天都比以前过年强!” 张存飞是伊旗众多受益于4类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居民之一,该政策的出发点就是百分百解决各类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2011年,伊旗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平方米17488套,其中包括限价商品房150万平方米10000套,经济适用住房28万平方米2852套,廉租住房7万平方米1368套,公共租赁住房15万平方米3268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折志平介绍:“这4类住房建成后,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群我们可以百分百保障房源,实现由‘人等房’到‘房等人’的根本性转变”。 从规划宜居城市开始,到“大疏大密”改旧建新,新建4类保障性住房百分百解决各类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再到人性化、精细化管理,伊金霍洛旗在城市建设中围绕惠民做文章,大投入大建设,一个宜居伊金霍洛已经清晰可见。(记者 章 奎 钱曙光) 中国规划网呼和浩特4月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