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赣州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因为江南降雨充足,又有赣江洪水,赣州城历史上曾饱受水患。 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美中不足的是,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 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 现在看来,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 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 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以确保水窗内能形成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 除此之外,刘彝在城中掘塘数百口,以达到调蓄作用。赣州城从此成为“不涝之城”。 至今,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老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据专家测算,福寿沟就算承载目前排污量的三到四倍,赣州城也不会发生内涝。中国规划网南昌9月25日电 记者汪梅标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