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以大城市继续改造与扩张、中小城市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的规模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汽车的大量增加、公共交通的萎缩、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以及整体交通发展战略的缺失,现代交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日益突出。研究制订科学的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系统、全面、有效地解决交通发展与资源约束、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交通发展与交通事故、交通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成为政府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绿色交通也是热门话题。 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绿色交通是指适应人居环境发展趋势的城市交通系统。以建设方便、安全、高效率、低公害、景观优美、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为目标,以推动城市交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提高交通效率、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及传统风貌、净化城市环境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措施,营造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环境。绿色交通以人居环境为核心,重点突出5要素,即生态环境要素、公共交通主导要素、城市交通多元化要素、城市交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要素和技术要素。 深圳市交通场站建设管理中心的江超群说,各城市在制订绿色交通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下列要素。 一是各种等级道路的比例协调。城市道路是城市范围内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具有促进城市布局,提供通风、采光空间,作为上、下水道和煤气、电力、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1995年,国家颁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对于上述四个等级道路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应具有的路网密度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快速路到支路的简单对比约为1:2:3:7,大体上呈现为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结构,等级愈高比重愈小。但对于不同等级道路所应承担的运输工作量比重文中没有说明。而从客观的角度看,不同等级道路分工明确保持合理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比例恰当才能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组成一个有机网络。等级愈高,里程愈短,纲目分明。如果道路网络中等级比例失调,必然不能发挥网络的整体功能和各级道路的应用作用。对于不同性质、规模和结构的城市,其各级道路里程所占比重以多大比例为好,合理的变化范围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等级愈高其里程愈短比重越小,则是肯定的。 二是吸引公众的公共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城市中吸引人流的集散点、枢纽点,例如大型体育场、影剧院、游乐场、百货商店,以及铁路旅客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大型工厂等,均会引起复杂繁忙的交通运输问题。因此,在城市总体布局时不要将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过分地集中,以免造成交通运输和管理上的困难。在规划设计交通集散的过程中,应从城市总体交通着眼,妥善处理建筑物的出人口、公共交通的衔接部分、广场停车场地以及周围道路等方面的关系。 三是城市客、货流流源、流向和流量的全面掌握与调整。城市交通规划只有同居民的出行活动,与货物在市区的流动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实际需要。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认真做好预测工作,是规划和调整公交路线系统,改善行车组织,提高运营能力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四是城市交通运营路线和时间的合理组织。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是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绿色交通战略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实践证明,交通分流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交通事故。据有关调查,单向交通可使车辆行驶时间缩短22%,停车时间缩减60%。 城市职工的上、下班活动,是城市内部人口流动的基本现象。其特点是流量特大、时间特短。高峰时,人流拥挤成团;高峰一过,街道秩序如常。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时刻。可以说解决了城市上下班的高峰运输问题,即解决了大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实践证明,错开职工上下班的时间,通过延长运输时间来降低高峰的峰值,便可缓和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在一些通往城市工业区的交通干线上,更应采取这个办法来缓解交通拥挤的矛盾。 五是各种交通市政设施的合理规划。重视道路绿化,利用道路两侧的树木和绿地的散射、吸声可以降低噪声。同时在城市问应保留生态通道,以便各种野生物在城市问往来,有利于生态多样性,减轻大气污染等。考虑出行困难者(残疾人和高龄人员)的出行,应专门建设各种便利的服务设施。虽然可以做到以车代步,但是合理的步行者与自行车活动区间是必要的。合理的修建停车场,利用大型建筑物地下空间建造地下车库,以满足小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战略,除了要坚持上述基本要素的同时,专家们还提出了应把握的要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建立国际先进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立足现实,关注未来是战略规划的基本特征。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应在准确把握客观现实及其走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要体现出充分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目标确定上应以高远取向为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对包括交通建设在内的城市建设的承载力明显增强。然而,从长远看,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会面临土地资源的硬约束,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建立国际先进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以打造优美舒适的城市交通空间,适应人居环境发展为根本。城市交通空间是居民主要活动空间之一。在交通设施建设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理念,构建城市各类交通空间。如在高快速路及城市主干路网建设中,强化园林化和生态化设计;注重复合式交通枢纽的空间设计和公交站点的环境设计,营造尺度适宜、环境优美、方便舒适的候车环境;加强道路设施、过街设施、公交设施、人行设施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便捷、舒适的步行空问等。 三是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建设功能完善,层次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交通运输高效运转的基础和保障。要通过重点设施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构筑覆盖整个城市,层次合理、衔接顺畅的路网骨架,同时,加快发展多元化交通枢纽及其相关的配套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功能的辐射力和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吸引力。 四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为原则。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提高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实行公交特许经营,并开展以之为背景的公交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标准、强化监管、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五是以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化建设,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为重点。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必须应用交通新科技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构建信息联动平台和城市智能交通网络,建立新型、高效、实时的信息采集方式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如研究开发智能公交信息采集系统,开发智能公交信息数据库和公交出行查询系统,方便乘客即时查询;研究建立城市集成交通运营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公交实时出行数据采集、公交智能调度和辅助决策的智能化;研究开发建设高快速路诱导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和跨区域高快速路的诱导信息发布等。同时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整合力度,建立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 六是以建立统一、高效的道路建设和管养体制为策略。我国城市道路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如道路的建设单位有市级规划、工务、交通、公路等部门,同时还有区级公路部门、工务部门、街道办等;道路设施的养护管理部门有市级交通部门、城管部门、公路部门、交警部门,同时还有区级交通部门、公路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于缺乏统筹协调,道路设施的建设存在时序不一、标准不同、衔接不畅、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道路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必须整合统一的道路建设管理体制,对道路、公交、步行等交通设施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为市民提供系统的、完整的、人性化的交通服务和交通环境。 七是以研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为保障。研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交通发展环境是促进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规划、发改、交通、交警、城管、公路、工务等),各部门对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往往存在着目标取向不完全相同,行动步调难以协调一致等问题,大大增加了政府协调的难度。市民常常弄不清到底是哪个部门负责交通问题。因此,改革创新我国的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应逐步向大部门、宽职能、少机构的方向发展,减少行政层次,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在这方面,一些尚未建立一体化交通管理体制的城市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及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成功做法,进一步探索和推行统一、高效的交通管理体制。 记者 胡春明 中国规划网北京4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