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上海更加奋发有为

时间:2011-03-13 16:07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姚丽萍 马亚宁 金志刚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天闭幕。连日来,出席会议的上海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们,围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上海团审议时阐述的“上海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更加奋发有为;在加快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更加奋发有为”展开热烈讨论。上海究竟如何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家提出:为经济基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将让智慧城市充满活力。

   “数字生活”也重市场监管

    未来5年,上海调整优化产业机构,需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这其中需要技术进步,更需要制度保障。

   “从十几年前的上海信息港,到21世纪首个十年的数字时代,再到最新建设的‘智慧城市’……未来5年,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技术基础,智能化的城市生活距离上海市民并不遥远。”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说,“智慧城市”里,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水平将全面提升,有了电网、水网、交通网、教育网、健康医疗网等信息化网络,市民只需一个轻薄的手持便携终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各类咨询和服务,就能送上门来。

   “鼓励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政府还要更好地规范网络环境中的市场秩序。”邵志清说,即便市场规模国内居首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可能存在诚信陷阱。线上交易可借鉴线下商业的管理经验,店铺和商家都有协助消费者规避欺诈的义务和责任,再结合电子商务特有的属性,摸索更有效的规范方法。

    金融服务业急盼“政策甘霖”

    未来5年,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的制度设计,让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

    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紧建设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业急盼“政策甘霖”。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芸掏出名片,一脸无奈地说:“名片上有‘集团’二字,公司升集团,企业整合了资源,的确是做大了,但监管部门中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行业割据’,却让人头疼。”

    评估咨询公司的业务内容涵盖工程咨询、工程审计、注册审计等6大行业领域,公司雇佣的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信用评估师,都要通过严格的准入考试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但是,依照目前的政策,评估咨询公司企业名称中,必须出现所从事的业务内容,法人代表必须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当。

    如此一来,评估公司各业务部门必须拆分,“升级”为独立的法人公司,每个公司都得“复制”一套公司财务和行政部门。“这种管理方式实在不利于中介服务业服务于金融中心建设。”樊芸说,与此同时,典当、评估、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业企业受到过多政策束缚,股东间不能相互融资,不能吸收储蓄,都制约了金融服务企业的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业内还需进一步规范行业监管。樊芸坦言,公司承揽业务会碰到一些部门不规范操作的“行业潜规则”,“我们要坚持做讲诚信的评估企业,期盼政府规范行业监管,为金融服务业创造更清明、宽松的发展环境。”

    系统规划防范“现代城市病”

   “目前,上海居住人口已达2100万;高铁运行之后,长三角16个城市连成一个圈,一小时里程圈里面有将近9000万人口。”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说,特大型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一系列“现代城市病”的挑战,未来社会管理,需要方式创新。

   “过去我们研究问题往往是单向研究——遇到城市拥堵,我们就只研究城市拥堵问题;遇到流动人口的管理,就只研究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就只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应对。”马德秀说,实际上,特大型城市的社会管理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内所有问题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面对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上海如何率先走出特大型城市破解“管理难题”之路?“目前,上海交大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涉及城市社会管理诸多领域,这些研究有助于系统规划,防范现代城市病,让未来城市充满活力。”马德秀说。特派记者 姚丽萍 马亚宁 金志刚 中国规划网上海3月1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