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国家测绘局验收,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20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40个城市已经建成。 “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局启动了“数字城市”项目建设,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各种信息集合在一张数字地图中,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和管理的效率,方便了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政府管理的利器 数字城市成果在国土管理、规划审批、卫生防疫、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政府部门的决策、管理和服务更加科学、准确、及时,大大地提高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徐州借助其“数字国土”系统分析功能,实现了勘测界定报告编制的全程自动化,加快了用地报批的效率。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孝强告诉记者:“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新校区建设,由于缺少数字城市共享平台的支持,尽管得到矿大测绘专业的技术支持,仍花费了一周多才完成新校区的勘测界定;今年我市迎宾大道连接线勘测界定,利用数字国土征地报批系统,半小时就完成了勘测界定。” 北京市西城区规划局牵头研制的三维辅助规划管理系统,可以直观、准确地对规划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预判。西城区规划分局副局长杨卓介绍,以四合院审批为例,原来只能通过平面图纸审核,凭经验想象建筑的形态,现在通过系统三维搭建,可以直观看到建筑形体,在文物保护区内,能够准确的判断翻建房屋是否符合地区风貌要求。 湖北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历来是血吸虫病重疫区。自2008年建立卫生疫情防控信息服务系统以来,防控情况大有改善。由于系统使血吸虫疫情定位更加准确、快捷,2009年与2007年相比,血吸虫病人由40157人减少到17687人,下降56%;血吸虫病牛由585头减少到298头,下降49%。 山东临沂地质灾害易发区占该市国土面积的52.5%,防灾减灾形势非常严峻。该市运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会商辅助系统,有效提高了预防的时效,防灾减灾效果显著。地质灾害排查人员发现地质灾害后,将灾害的基本情况、发生地的坐标等信息及时录入系统专网,及时上报,将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截至目前,今年汛期我市一共发生5起地质灾害,都没有造成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彦普说。 百姓生活的助手 社会公众浏览数字城市的公众版,如城市地图网、地理信息服务网,可以便捷地查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在太原,药监服务系统让群众买药更放心了。普通百姓登录面向公众的药监信息服务系统,可以方便地查到只有在系统中才能查到的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店,还可以查到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地址、举报电话,在线投诉举报,这使非法售药、无证经营行为无处藏身。这个系统提升了群众对药品监督执法的满意度。 郑州“数字公交”的各种导乘系统让市民感叹:郑州越来越人性化了。乘客李女士说:“快速公交站台上有液晶电视,能看到车辆行驶位置,能知道还有几站到达,等起车来心里有数。”目前,郑州公交系统开通了快速公交候车导乘、电子站牌液晶屏候车、手机公交网换乘查询和候车查询等导乘系统,大大方便了市民乘车,增加了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为更好地推介旅游资源,惠州市旅游局建设了惠州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游客登录该系统,可以查询惠州旅游景点各方面的信息,其中包括三维影像、图片视频等。和其他网站地图比,这个系统整合了惠州1万多条兴趣点数据,游客可以方便查询景区周围的酒店、食肆、商场、娱乐场所分布、联系电话等信息,可以得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服务。 嘉兴地图网是数字嘉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个性标准功能让个人或企业用户都能在嘉兴地图网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地图。企业送货员利用地图的标注功能,将每天要送递的客户先标注在地图上,送完一户再另做个标注,已送和未送的所有客户,都一目了然。 全面整合的愿景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2015年将基本完成全国地级市和有条件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同时,各地数字城市建设的成果将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整合。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说:“我们要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公众版、涉密版、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级地理信息交换中心,纵向实现1个国家级主节点、31个省级分节点、333个市级信息基地的互联互通,横向实现测绘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分建共享、联动更新、协同服务,最终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整合成全国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一张网是指全球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网,一张图是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一个平台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数字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正如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宋超智所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否重视数字城市建设,体现了城市领导者的现代意识、战略眼光和科学发展的理念”。中国规划网西安11月7日电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