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城市,1平方公里建1个城住10万人
类似童话,但已在北京拿到土地
始无前例,中国建筑界应者寥寥
有一个关于城市的狂想
房产商冯仑提出了一个类似童话的构想———立体城市———建一幢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大楼,里面能住下10万人。为实现这一构想,他成立了一家公司,目前入职者不到10个人,注册资金为一千万元人民币。
自哥本哈根出口转内销
冯仑关于立体城市的“童话构想”,是从丹麦“出口转内销”才让国人知道。
那是2009年底,丹麦这个盛产童话的地方正在举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当地时间2009年12月8日晚,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阐述了他的“立体城市”计划:在大约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600万至1000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至20万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
两派建筑理念
在中国角逐
令人吃惊的是,这已经不只是一个构想了,他对来自中国的记者说,项目已经在北京附近取得土地,财务上也大致做了估算,带精装修的房子售价不会超过每平方米8000元。“这个价格在北京还是有竞争力的”。
实际上,这一项目早已开始着手。从2009年11月29日起,一个名为“立体城市:未来中国”的展览在京举行,展期将持续到2010年2月28日。
这个展览展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建设模式。其一是90岁的意大利裔美国建筑师保罗·索莱里设计的“简约线性城市”,意为建造两排长达几公里、二十层或更高的高楼,“线性”的楼房将沿着河道或高速公路两边建造。其二是荷兰建筑师设计所MVRDV的创意,“中国山”。一座座圆锥形、高约400米的绿色高楼,中空,锥体类似梯田的结构,房屋、人和绿色植物就在一层层“梯田”上共存。
“立体城市”原本的构想之一,是让“中国山”自己承担50%的农产品供应。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这很难。因为在高空种植农作物的成本可能要提高几倍。
同时,该公司市场经理张蕾承认,“MVDRV的构思很少实现,大多数建筑作品都停留在概念阶段。”他们的作品,一向为建筑界称为“有依据的科幻片”。
初步构想用五到八年建成
冯仑建设立体城市的理由是,到2020年,约3.5亿中国人将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而导致城市用地的极度紧张。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难按照低密度模式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堪称世界第一,规模也是世界最大。199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是28%,2006年的统计结果是43%。若以平均值来考虑,这一速度远远高于欧美、日本等国家。据预测,这个速度还将一直持续到2030年,才能完成城市化过程。
立体之城公司的初步构想是:用三年左右时间研究和申请,五至八年左右的时间建设。至于在哪儿建设、每平方米售价多少云云,跟技术、政策等壁垒比起来,并非当务之急。
据冯仑公布的构想,“立体城市”的建筑容积率大约是5,低于一般摩天楼的容积率6。另外,它的高度400米虽然足以进入全世界高层建筑的前十名,但尚不到迪拜800多米高的“通天塔”腰部的位置。
梦想有多远
生活一个人可以足不出户
“理论上,一个人可以足不出户,一天都在这栋大楼里度过。居住,上班,谈生意,接送孩子上幼儿园,锻炼身体,等等。”该公司市场经理张蕾说,这样的设计理念有助于节约土地,省出更多的空间留给绿地和森林、湿地。
寂寞因为世上还没有成功案例
对这个可能改变人类居住模式的构想,在中国建筑业却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在多个建筑论坛上,讨论者寥寥。
一位建筑师回应:“人不会喜欢住那么高密度的房子,关于超级城市的构想,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中国正越来越成为世界建筑师实现疯狂想法的实验地。”
20年要建的不止是一座城
在北京市工商局提供的数据上,“立体之城”公司的经营期限是20年。
20年,看似很长,但留给设计者的时间很短。他们需要弄懂解决的问题,比如人类亲水、亲近自然的天性如何满足?立体之城表示,他们正在联系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教育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怎样在立体城市内保留名胜古迹?怎样控制成本?更多的问题,立体之城公司目前尚未有答案。他们首先要说服自己,然后再说服媒体、说服政府、说服金融投资机构和建筑商,最后再说服公众。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