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太原8月15日电 记者刘莉莉 地质灾害发生前,我们能够及时警觉并处置;有人私挖滥采,马上有警示信号传出;井盖被盗,我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它去了哪儿……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城市管理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昨日,本市举行物联网技术与城市管理研讨会,业内专家、企业人士就本市实施“数字太原”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 领跑“智能城市”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建设数字城市方面,本市是先行者。2009年7月,太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数字城市”示范市。而现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无疑将为我们实现“数字太原”这一目标插上腾飞翅膀。 “数字太原”物联网应用首批示范项目,计划于8月底开始实施,于今年12月底完成。项目实施地点为柳巷地区2.5平方公里内的示范区。根据计划,本市初步在“数字城管”、“数字土地”、“数字教育”、“数字交通”等方面实施物联网技术应用。据负责该项目的企业罗克佳华公司介绍,本市建设的物联网应用首批示范项目,将通过一个平台,实现信息统一采集和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全市将改变各部门在数据采集方面独立进行、对同一对象重复采集信息的现象,管理成本得以降低。 业内人士称,“数字城市”引进物联网技术,改变了过去收集数据时以文字、图形描述的方式,而是实时地把关注对象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描述出来,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 实施“地眼工程” 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把感应器嵌入具体装备,做到实时监控,实时收集数据,数据在经过分析、优化后,会形成科学结论,以服务决策。针对其技术特点,本市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重点将由地面转到地下,对地下管网进行监控,并全面实施“地眼工程”。 罗克佳华公司董事长李玮表示,本省的矿井对安全技术要求高,需要实时掌握井下动态,及时发现事故前兆,本省在这方面早已应用物联网的监控技术。现在,城市的地下设施是安全隐患之一,在矿井里应用的技术也完全能在监测地下管网时发挥作用。通过安装智能设备,我们在地下也有了“眼睛”。 与会专家郝力认为,处理安全隐患的步骤基本分为监测、预警、应急三个阶段,“应急”阶段出现得越少越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收集数据,可以在预警阶段采取动作,避免进入应急阶段付出更大管理成本。举例说,地下一个管道在破裂前的两三天会有明显变化,此时如能及时应对,就可以避免管道破裂后带来更大的麻烦。 打造示范项目 物联网专家柳纯录表示,当下物联网是一个热门话题,各地都在讨论,但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的是,本市更加突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这就是创新。从全国来看本市是第一个进行物联网应用实践的城市。 “如果太原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目标能实现,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专家张锦认为,在本市,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具体管理细节的有效结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运行当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必将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在肯定本市探索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同时,与会专家也乐观地表示,本市打造“数字城市”有良好基础,再结合较强的物联网技术,今后有望形成高效实用的“太原模式”,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