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 打造“数字南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也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安全。为了能在2010年打造出一个“数字南宁”,南宁市决定投资12亿元,全面推进南宁市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上,即重点推进政务信息化、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尤其是服务业的信息化改造。
在“十五”期间,南宁市将初步建成以电子政务系统和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为基础的公用数据交换平台,构建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框架,奠定信息产业基础,使信息产业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2005年末信息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市GDP13%以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南宁市建成广西的技术创新基地和产品创新基地,建成“数字绿城”。
在“十五”期间,南宁市信息化重点工程简称“12346”工程。主要包括1个平台,即南宁市综合信息交换网络平台;2个基地,即软件开发基地、信息产品生产基地;3个示范,即电子政务工程示范、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示范、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体系的信息化示范;4大资源数据库,即统计档案人事和项目数据库;6大工程,即南宁市“电子政务工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工程、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指挥管理工程、南博会通信保障与信息服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自2002年7月南宁成为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以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市电子政务一期骨干网络平台、电信宽带城域网、城市光纤接入网、有线电视宽带网等网络基础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2003年,全市城域网带宽达2.3×107千比特,已覆盖全市大部分范围,可为用户提供“千兆到楼、百兆到层、十兆到桌面”的高速网络通信环境。全市互联网用户数、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拥有率都有显著提高,国际互联网用户38.04万户,家庭宽带接人用户4.59万户,有线电视网络用户22万户,城乡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94万门,固定电话140多万部,移动电话总容量349万门,移动电话205万部,人均电话(含移动和固定电话)拥有量约0.5部,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65%,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6.71%,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电子政务一直是“数字南宁”的核心工程,目前已形成了以南宁市政府网络中心为枢纽、覆盖南宁市四大班子及其部门、30多个重要政府部门和七县五城区的政务骨干网络,建成并开通了面向市民的市政府门户网站。
今年,南宁市还要进行电子政务一二期工程、打防控体系、中国-东盟博览会网站、公共信息服务终端等项目,投资5200万元,项目主要突出政务信息化,重点建设南宁市电子政务一、二期工程,着眼于服务南博会,体现公共信息保障与服务。
服务博览会 树立南宁新形象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对南宁市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今年以来,南宁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全力做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筹备工作通讯保障服务工作。
博览会热线特服号码“96123”已开通。通过“96123”号码为博览会开展电话咨询、公众互动、人员调度等通信及信息服务,博览会相关政策、动态以及组织机构查询,博览会会务及日程安排信息查询。“96123”的多语种服务还可让中外客户享受到无障碍的语音服务,而多达80个的人工接线员也可以满足多人同时拨打热线的需要。
宾馆饭店、会展中心信息化改造全面铺开;信息亭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南宁市信息亭查询系统第一期计划建设50个触摸屏终端,主要设在会展中心、机场、四星级以上酒店等中国-东盟博览会客商云集的室内地点。与此同时,触摸屏终端在建设中也预留了充足的自助服务和系统增值服务接口,今后数百个信息亭还将由室内走上街头,直接面对普通老百姓提供免费服务。已启动的博览会网站主要由门户网站(公共信息发布)、宾馆信息服务与管理、接待信息服务与管理、志愿者信息服务与管理、副食品供应链管理、活动与活动场所管理、预案管理6大核心管理系统以及博览会移动信息平台系统等部分组成。
博览会通信保障与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也在加快推进当中。博览会通信保障与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一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会展中心信息化建设、应急联动中心改造与扩容、博览会综合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