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开发,“城市病”也逐渐显现。如何来治理?昨日,重庆市城乡建委发布《重庆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年内,重庆市将制定实施计划;到2020年,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征求意见稿中表示,重庆市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2017年,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情况综合调查评估,制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计划。启动一批有实效、有影响的市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示范项目。 到2020年,“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初见成效,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特色风貌初显。 同时,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项目中,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性缺口补贴等PPP模式,招标选择有实力的专业化公司具体实施。 市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过程中,重庆市将遵循“四大原则”。 政府主导,协同推进。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区县政府城乡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整合资源、资金、项目,协同推进。 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规律,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各项工作的协调衔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根据城市生态状况、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近远结合,分类推进。
保护优先,科学推进。坚持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修复受损生态,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科学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