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地处京津之间,环渤海腹地,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互补双赢”的对接京津思路,加快推进“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建设。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环渤海腹地,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作为京津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廊坊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交通优势得天独厚。一直以来,廊坊非常重视与环渤海区域兄弟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近邻的京津两大城市,合作日益加深。 实施“两环”带动 打造高新产业带 近年来,廊坊按照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京津冀科技资源、产业资源,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沿线现有经济功能区为载体,大力加强三方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互补合作,加快实现产业链相互延伸和对接,着力推进科技信息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使之成为京津冀区域合作新亮点和典型示范带。 在产业发展上,以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为契机,着力构建以电子信息、休闲商务两大标志性产业为塔尖,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农业为塔身,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塔基的“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互补双赢”的对接京津思路,加快推进“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建设。 目前,廊坊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富士康、华为、中兴、京东方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廊坊,一批配套项目加速跟进,电子信息成为我市最具发展实力的一个产业。同时,随着廊坊万达广场、燕达、汇福三座健康城和万庄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霸州温泉公园等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廊坊打造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深层对接京津 错位补位发展 在城市发展上,廊坊把城市定位于“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城市,积极推进与京津的全面对接、错位补位发展,不与京津比楼高车多,而是比空气清新,比环境优美,比宜居创业,靠环境优势增加合作筹码。经过多年的打基础、造环境,廊坊在全国中等城市中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5%,均拥有绿地面积12.7平方米,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连年保持在341天以上。 廊坊市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充分考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天津开发滨海新区以及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世界特大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以京津为坐标系,对产业、城建、交通等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确保规划上与京津统一协调,在发展上与京津互补共赢。密切与京津规划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与京津两市“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争取两市规划中更多体现京津廊合作意向,提高规划对接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打造京津廊交通圈 今后五年,廊坊市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交通方面的动作都凸显了进一步巩固这一优势的决心。今年廊坊将加快京台、密涿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廊沧高速、密涿支线高速年内建成通车。谋划津石、唐廊高速前期工作,形成“三纵五横两翼”的高速路网格局,构建京津廊半小时同城交通圈,即市区到京津车程不超过半小时。 “十二五”期间,廊坊市初步计划完成交通运输建设投资680亿元,是“十一五”的6倍。廊坊市计划建成三个“半小时交通圈”,即从市区到京津车程不超过半小时,从市区到“大三点”的永清、固安县城不超过半小时,从廊坊域内任何一个行政村就近上高速不超过半小时。 共建特色园区体系 与京津共同探索产业转移合作、企业异地发展的共赢机制。按照自身的产业定位,充分利用廊坊市17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园区,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升对京津外迁产业的承载能力。谋划建设京津产业转移基地,积极探索与京津大园区、大企业共同开发,共同建设,统筹摆放项目,实现互利双赢的发展新模式。谋划建设廊坊临空经济区,借助北京新机场的辐射带动,吸引和聚集临空型产业,使之成为加强与京津乃至环渤海区域各成员市间进行合作的新平台。 廊坊市是一个新兴城市,也是正在加速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廊坊愿意在推进各成员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与大家一起,共同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