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李农,中国照明界第一位海外光环境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采访时间:2010年12月1日上午十点 关键词:光环境、夜景、光文化、光污染 什么是“光环境”?它和普通百姓理解的城市“夜景”有何不同? 李农:我们平时谈论城市“夜景”,更多是从感性角度欣赏光与夜景的色调和形态组合关系,注重的是画面感。而“光环境”不是说“光与环境”,严格来讲这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专业术语,关注的重心是光构成的一个分布,光的设计和布局,以及其自身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光线环境。当然,“光环境”的营造也必须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总的看来,要考虑均衡与协调,即明暗的协调、色彩的协调、表现形式的协调等等。 国内城市的光环境建设过程如何? 李农:在城市中,景观照明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因此这个学科的形成和应用都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上海外滩在1989年率先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此后,城市光环境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步从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向内地推移的过程。北京则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天安门地区的景观照明建设开始的。 我在1997年从日本回国,当时中国城市的照明设计和规划规模仍然很小,技术人员稀缺,已经建设的项目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天安门地区的照明,眩光现象就曾经很明显,从城楼上往下看,光线就会非常刺眼。到现在为止,天安门和纪念碑的照明已进行了多次改进。 请介绍一下您提出的“光文化”概念? 李农:我们总说城市建设要有品位,光环境设计也不例外。但什么是品位?通常理解的就是有文化内涵。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最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恐怕就是其地域文化。把地域文化特色融进光环境设计中,这就是“光文化”理论的核心。 北京的光环境建设进展如何? 李农:早在十年以前,北京就有一个关于城市景观照明建设的规划雏形,其中主要围绕长安街和南北中轴线这一纵一横两个轴线展开。现在,长安街的面貌已经基本呈现出来,南北中轴线的光环境尚在建设中。2004年以前,北京城市景观照明建设基本上还是围绕重点区域零散式展开的,之后要做的就是把零散的部分串接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面貌,现在这一过程还在推进之中。另外,之前以奥运为契机,北京基本完成了二环和三环路的景观照明建设,现在正逐步推进到四环和四环以外。不能不说,由于奥运“透支”的原因,奥运之后,标志性的工程不那么多了,所以这两年看起来已不像之前进步得那么明显了。 西安的光环境好像改观很大? 李农:西安的光环境设计项目大多都比北京的要更惹眼、“火爆”,这既是文化基因的问题,也因为西安已经不是首都,需要顾虑的东西不像北京那么多。北京的规划追求的是庄重大气,除文化基因以外,现实的体制力量也是深层的原因之一,这样更加稳重,风险性也更小。 “光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在城市中有哪些表现?应该如何应对? 李农:城市中的光污染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对天空的污染,最重要的表现是,城市灯光逸散到空中,天空不再漆黑,也很难再看到满天繁星。另一类主要是对人的影响,我们一般把它称为“光干扰”。从广义上讲,光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包括在“光干扰”的范围之内。 照明的需求和光污染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因此,严格来说,在城市中,光污染不可能彻底根除。我们所能做的一是合理布局,比如大面积的泛光照明方式应该避开居住区和办公区等等。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中国城市中严重的光污染主要和大量的泛光照明方式直接有关。这既有灯具的问题,也与维护不到位有关。 光环境规划是不是也有一个“主色调”的设计问题? 李农:从整座城市的层面看,照明主色调的形成受光源技术的限制很大。现在全世界城市的街灯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钠灯,这也决定其主色调必然是橙黄色。较为特殊的是日本,日本用的荧光灯,但其城市照明主色调仍是橙黄色,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总归现阶段很难在这上面做出什么文章。但今后随着LED光源的推广使用,城市照明的主色调将会发生变化。 如果从区域的层面看,不同的城市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倒是可以形成各不相同的主色调。比如,政府办公楼区域相对安静,所以其建筑上的照明也基本以黄色和白色为主。至于商业区和酒吧街等娱乐区,其色彩自然更为炫目、丰富,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红色,这既有商业传统的原因,也是因为在夜晚,红色的灯光透雾性更好,相对也比较醒目。因此,商业街区照明色调的特征也最易显现出来。中国规划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王艳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