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大会,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把自主创新从科技战略、产业战略层面上升到区域发展战略,用15年时间进入我国创新型城市行列,由此吹响了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角。 为全面把握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掌握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专题调研,对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特点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认识 国外对“创新型城市”有两种表述,分别为“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两种提法有相当多的共性和交叉,但各有侧重点,“Creative”强调理念、创意和文化;“Innovative”强调包含技术、人才和制度的综合变革。从具体运用来看,一般传统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Creative City”,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多地用“Innovative City”,把“Innovative City”作为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 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创新的探索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讨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规划方面的科学性问题。9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入中国,对城市的研究也转向构筑创新体系方面,并出现了学习型城市、高科技型城市、国际技术创新城市等与创新型城市相关的提法。 “创新型城市”在国内正式出现始于2006年初,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城市”。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聚焦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人才集聚,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等方面,相应的衡量指标主要是R&D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专利数量等。从一定意义上,更加接近于西方“Innovative City”的内涵,但同时也对创新文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如深圳提出要以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二)创新型城市的特点 立足于区域创新理论,创新型城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Ø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进一步突破发展约束的必然选择。随着城市的发展初期,简单生产要素在城市核心竞争力中不断减弱,而技术、创新、财富等贡献率相继上升。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不同阶段核心竞争力的恰当选择和适时转换。创新型城市是城市竞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要求。 Ø 不同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上有所不同。不同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城市,由于城市比较优势、发展特点的不同,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上必然不同。同时,同一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Ø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拥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是普遍的、持续的行为,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企业或者偶然的。只有当创新成为城市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创新活动持续地出现在城市大量企业之中,才能称之为创新型城市。 Ø 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注重创新要素资源获取和资源的配置能力。与要素驱动模式下的城市发展不同,创新型城市在水、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资源的获取方面相对趋于弱化,而人才、知识、资金等创新要素的相对地位上升。同时,创新型城市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更加突出,知识相对有形资源在创新中的作用更大,更加注重推动区域的知识流动,尤其是促进知识在研究开发机构、企业、中介机构之间的有效流动。 Ø 城市创新能力是一种网络创新力。技术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环境的支撑,为此城市创新力是一种“网络创新力”,提高各个创新节点的能力以及加速不同创新节点之间的融合是城市创新力提升的关键。创新型城市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而是要进行包含技术、组织、制度、文化等在内的综合创新和变革。 Ø 产业集群创新力建设是城市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把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下企业、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在一个较小地理区域的集聚可以相互之间分享知识溢出,这种知识溢出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单独生产同类知识的成本,而且有助于促使新的知识的产生,从而加速相关知识在局部区域的累积,提高集群内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城市范围内凝聚产业方向,构筑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城市创新力提升的基础。 (一)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国内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已作了有益的探索,如OECD知识投人、知识存量和流量、知识产出、知识网络以及知识与学习等六个主要内容入手,提出了测度知识经济的基本框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用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来评价中国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深圳市政府则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大领域来评价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宁波实际,我们提出了以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考虑到行业科技进步相关指标目前缺乏统计数据支撑,对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比较暂不涉及这部分指标。同时,运用多层次模糊分析综合评判法对相关指标赋予了相应的权数,见表1。 表1 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表1确定的权重,对宁波市2001-2006年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具体的评价结果见表2。2001-2006年宁波城市创新综合能力提升非常明显,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提升幅度相当大。过去几年,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进,尤其是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但同时,创新管理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产出能力。 相比不断增加的科技投入,我市的创新产出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创新产出数量增长超过质量增长。以专利为例,宁波专利授权总数已从2001年的2148项增加到2006年的6056项。但是专利结构并无大的改变,绝大部分的专利还是集中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上,2006年发明专利授权只占专利授权总数的3.3%。二是创新投入增长超过创新产出增长,企业技术转化及应用能力偏低。从2001到2006年,宁波市技术开发费支出平均增幅高达29%,但工业新产品产值在总销售额中的比重反而有所下降了;工业增加值率从2001年的24.45%下降到2006年的17.5%。这与中低技术产业在宁波市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有关。 表2 2001---2006年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三)2006年县(市)区创新能力评价 在完成宁波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后,对所辖11个县(市)区2006年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由于县(市)区基本没有高校、研究院所,城镇化水平及农业发展情况差别大,科技基础薄弱,创新产出主要集中在专利及相关经济效益等因素。为此,根据实际情况,对县(市)区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具体见表3。 表3 宁波县(市)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11个县市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见表4。从表中可得,县(市)区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且差距比较明显,鄞州、慈溪、北仑的创新能力居全市前三位,其科技经费投入、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工业新产品、专利授权、科技奖励数、名牌数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相比之下,奉化、象山、宁海则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排在全市后三位。
(四)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横向比较 为进一步了解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与副省级城市进行横向比较。这里重点选择2005年几个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比较。 1、创新投入能力 创新投入的增长是宁波过去几年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横向比较来看,宁波在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上均不具备显著优势。2005年宁波科技活动人员3.5万人左右,排在第14位,与南京、广州、杭州等市相比差距比较大。2005年宁波R&D经费比上年增加42.7%,达到21.49亿元,但与其它城市相比仍然差距比较大,排在第14位,R&D经费强度只有0.88%,排在15个城市的末位,远低于杭州的2.29%。 2、创新支撑能力 虽然产业基础和宏观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前列,但是反映创新人才储备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明显偏少,创新环境指标偏低。2005年宁波在校大学生11.5万人,排在第13位,略高于深圳、厦门,仅是武汉的1/6,西安的1/4和杭州的1/3。反映公共知识储备的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和反映知识交流的互联网用户数和邮电业务总量偏少。2005年宁波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排名第13位,仅是南京的1/5,广州的1/4和杭州的1/3。2005年宁波市的邮电业务总量只有76.96亿元,远低于深圳的320.80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仅排在第10位。 3、创新产出能力 在创新产出方面,宁波最大的优势是专利总量较大,但是宁波技术创新层次相对较低, 2005年宁波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比重仅为3.93%,排在15个城市之末位,远低于南京(26.75%)、杭州(14.77%)、武汉(31.2%)、深圳(12.09%)等。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尽管近几年来宁波城市创新能力提高较快,但是必须看到,宁波现有的创新产业基础薄弱。宁波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产品创新主要依赖外在模仿、技术引进和固定资产更新,自身研发能力明显不足。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整体仍然偏小,大部分高新技术生产企业处在价值链低端,研发能力较弱,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比较少。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层次研究和应用转化能力相对不足,支撑创新的基础薄弱。此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创新管理亟待加强, 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比较薄弱,激励创新的城市文化有待形成。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建立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估机制。建立一套能够及时反映宁波创新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变化和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宁波创新能力变化情况和科技投入绩效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加快制定促进自主创新的法规,并对现有的科技、经委、教育、财政、人事等不同口子的相关政策和计划体系进行整合,逐步解决政策之间的交叉问题和真空地带,打造政策合力。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要积极支持各类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跨区域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深入推进“技术—专利—标准”战略。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相互融合,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将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制定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特色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高专利实施率,加快专利产业化进程。加大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政府将本地自主创新的产品纳入优先采购的范畴。 3、强化城市对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继续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力度。加快服务型教育体系构筑,形成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优化引人、留人、用人的软硬件条件,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人员奖励分配制度,完善以技术股份、奖励股份、期权股份为主的新型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4、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鼓励高校紧紧围绕宁波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演变方向,跟踪相关理论前沿研究,并及时转化成有利于本地技术创新的应用型研究。鼓励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短期流动,相互参与对方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加快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引进和培育各类风险投资公司以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拓宽中小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渠道;推进技术交易、中介、咨询、评估中介机构建设,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高技术引进和技术成果流转效率。 5、加快培育创新文化。构筑政府创新文化,要把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重点从短期的GDP增长、静态技术进步转移到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上来。另外,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通过“宁波人才科技周”、“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宁波创新发明大赛”等活动,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