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湖北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 过去五年,湖北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
解读: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4000、5000、6000亿元台阶,迈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以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为契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06亿元,是前五年的3.98倍,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初显。报告还明确提出,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新的伟大复兴。
2012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中部地区发挥引领、聚集、辐射作用,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和高端要素资源配置中心,进而在有优势的重点领域进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武汉城市发展定位实现三级跳。2010年,国务院在批复同意《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指出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的城市定位从“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跃升为“中部中心城市”;2012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城市圈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春洋: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孙立平: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好的社会
陆学艺:主要是解决城市的社会建设
牛文元:要实现农民从体能向技能转变
周其仁:成都统筹城乡,坚持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特别邀请了多位国内“三农”问题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到场,进一步探讨成都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办法。座谈会上,专家纷纷作了精彩发言,展开“脑力激荡”,并对成都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周其仁:
统筹城乡经验向更大范围推广
“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里包含了一个关键词,就是坚持了农民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多次到成都调研以来感受非常深的一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表示,成都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把农民这一主体积极纳入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来。
周其仁建议,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经验和做法还可以向更大范围内推广和扩大,“这样既可以使成熟的经验让更多地方的城乡人民享受,同时也可以增加新的经济能量。”
牛文元:
要吸取传统城市化优势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表示,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五年中,带动了城乡建设、凝练了城市品牌,在幸福感、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认为,实现城市化高级形态和最优空间、走新型城市化之路,要吸取传统城市化的优势。牛文元说,新型城市化要实现农民从体能向技能的转变。
陆学艺:
继续前行创造新的成都模式
“坚决贯彻落实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陆学艺认为,成都现在是一个城市化的成都,主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城市的社会建设,要在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如何跟社会建设协调起来?在陆学艺看来,成都可以通过社会发展、社会体制的改革来解决。
孙立平:
四句话概括建设一个好的社会
“前一段时间,我们在调研成都有关社会管理的一些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积极的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对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所作出的一个新的定义。”会议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还为成都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个新理念:“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好的社会”。
怎样“建设一个好的社会”?孙立平用四句话来概括:以平等促活力,以活力促发展,以社会生态保民生,以法治建设促平安。他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权利平等的问题,成都的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成就,就是解决了权利的平等化问题。今后,还需要通过社会生态的重建,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生态来解决民生的问题,实践“建设一个好的社会”这一理念。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