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长沙1月12日电(记者张毛清 通讯员周俞林)2011年,湖南省吉首市紧紧围绕“科学跨越、富民强市”目标,启动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2011年,该市经济增长实现预期,“双十”产业计划稳步实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品牌战略渐显成效; 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社会管理创新成效明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据统计,2011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84.8亿元,增长13.5%;财税总收入6.11亿元,增长2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15亿元,增长27%,分别超出年初预期1.5、9.76和9个百分点。 2011年,该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双十”产业发展计划。旅游开发迈出坚实步伐。乾州古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德夯景区扩容提质项目全面实施;该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文化休闲旅游城市”。工业转型取得新的突破。鹤盛原烟等一批新生产线建成投产;华立制药公司等一批新项目加快实施;湘泉制药公司即将上市;“锰东进”、“锌入园”推进顺利;马颈坳石材产业园启动建设。商贸物流获得稳步发展。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投资亿元以上的15个商贸物流项目启动建设;投资6亿元的永通汽贸城落户吉首;“八特公园”、“八景山庄”、“八品村寨”引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0:35.2:59.8,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升。2011年,该市城市品牌战略目标得到落实。完成“一谷三神”品牌策划,确定以“谷韵吉首,带您走进神秘湘西”主品牌语及“神奇谷、神秘谷、神仙谷”三个子品牌支撑的《州府吉首城市品牌体系策划方案》;启动城市标志标识系统建设;选定丹桂、兰花和白鹭为吉首市树、市花和市鸟,初步确定市徽;启动民族文化“硅谷”规划;编制完善《吉首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启动建设湘西民族文化城项目。城市建管机制建立健全。5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环城八大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四型一制”城市管理模式全面实施;18个城市行业管理标准制定出台;数字化城管全面启动;乡镇街道整脏治乱绿化行动扎实开展;人民路不协调建筑整治分段推进。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吉茶高速即将建成,吉怀高速路面已经拉通,永吉高速进展顺利,G209、G319吉首绕城公路开工建设。武陵山区核心增长极规划建议纳入省有关文件内容和规划;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在该市顺利召开,城市发展迎来千载难逢机遇。 2011年,该市深入实施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的意见》,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社区管理“十化”模式和基层工作规范,基本实现社区教育、管理、服务职能全覆盖。不断加强州市共建和谐社区工作,全年共整合共建资金1617.49万元。切实推进“五查” 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进入、运行、转化、退出”动态机制,引入“三色”督办机制。全面实施“一三五七九”综治工程,全面落实“一区(社区)一警、一乡(镇)一警”工作新机制,深入开展治安、交通、消防等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进步,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民调排名第60位,较去年提升66位。2011年,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意见》,做到为群众解难、带群众致富、让群众幸福。“亲民、爱民、为民” 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市级领导接待日、“爱心拼百分”、“访贫问苦送吉祥”、“爱心接力站”、“党员干部家庭访问计划”、“基层群众文化之旅”等活动,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关怀。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33项为民办实事任务指标全面完成,其中改造县乡公路、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新增廉租住房等15项指标超额完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省率先实行高中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困难学生免费入学;开展创业小额贷款,开辟困难群众就业绿色通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获得“湖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荣誉称号。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连续3年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