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字经济 > 数字产业 >

湖南新型城市化发展初步分析

时间:2010-03-31 17:0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工业化和城市化被称为经济现代化的两个车轮,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到新型城市化道路既是时代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经济现代化规律的内在要求。近几年来,湖南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兼顾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长、株、潭等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小城市快速发展,城镇体系趋于合理,初步形成了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正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目标迈进。

一、湖南省城市化发展状况与特征
湖南省城市化发展,经历了缓慢到加速发展的过程。在1982-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8年间,湖南省城镇人口从767.43 万人增至1093.82 万人,增加326.39 万人,城市化率由14.21%升至18.03%,上升3.8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仅增长0.48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城镇人口为1915.92万人,与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10年间城镇人口增加了822万人,城市化率从18.03%提高到29.75%,上升11.7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00年以后,全省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到2006年,全省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速,城市化水平达到38.7%,比2005年提高1.71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
湖南省城市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城市化发展由外延扩张为主逐步向内涵提升过渡。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加速各项改革,实行了县改市、乡改镇的政策,并降低了城镇建制标准,由此带来了城镇数量的迅速增加。而城镇数量的增加,扩展了城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从而直接推动了城市人口的急剧扩张。1990年到2000年,全省设市城市由26个增加到29个,建制镇由628个增加到1055个,平均每年增加了43个建制镇。城镇人口也由1093.82万人增加到1915.92万人,年均增加82万人。“十五”以来,特别是2006年,城市化的发展在扩容的同时注重发展城市的内涵,既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人居环境也大为改善。2006年湖南省设市城市仍然为29个,建制镇1091个,6年来仅增加36个镇。“十五”期末,全省29个设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九五”末扩大233.66平方公里,新建道路1239公里,新增供应家庭用液化石油气能力166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64万立方米/日,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695吨/日。
   2、城市化发展从东向西渐次展开。全省城镇人口的地域分布,呈现东、中、西三个明显的不同地带,城镇人口分布呈现出以东部城市群为依托,渐次向西部展开的特征,初步形成了“一点一轴二带”的发展格局。“一点”即长株潭城市群。包括了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15个县级市(区)和181个建制镇。2006年,长株潭三市的城镇人口662.3万人,占全省城镇人口的25.3%,城市化率达到5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 “一轴”即沿107国道呈南北向的城镇发展轴,北达临湘,南抵郴州,平均相距不足70公里;“二带”一是沿320国道和湘黔铁路呈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带,二是沿长沙经益阳、常德,到张家界、吉首的高速公路。通过“一点一轴二带”,串联了全省20个大中小城市,约占了全省设市城市的70%。
3、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中心城市是指地级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区(不含其所辖县级市)。2006年,湖南省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为93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8%。由于大量迁移流动人口的增加,推动了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2001年到2006年,其城市人口年均增速为3.2%,远远高于总人口年均增速0.5%的速度。目前,湖南省城市化的发展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发展模式从单个城市建设转向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发展,城镇空间结构不断优化。1992年,湖南省提出“放开南北二口,拓宽三条通道,建设五区一廊,加强西线开发”的对外开放战略,明确提出把发展京广铁路沿线六市,包括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和郴州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湘东成为湖南经济优先发展区域带。2006年,“京广铁路沿线六市”城镇人口数量1343.1万人,占全省城镇人口的51.3%。
   4、长株潭作用明显。“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作为湖南发展的增长极,2006年,启动了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建设规划。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全面启动,长株潭三市正逐步向全省大型核心经济增长极发展。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等5个基础设施网络规划编制完成,成为世界银行在中国首批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CDS)的两个城市群之一。长株潭三市城市化率为全省最高,以长沙市为例,近几年来,城市基础建设投资482亿元,其中2006年总投资达到115亿元。新修城市道路308公里;新拓城市近60平方公里,相当于前半个世纪拓城面积的一半;建设了49公里的生态圈;人均公交车占有、人均供水位居全国前列。
   5、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近两年来,湖南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逐步发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并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据我们对平江和衡阳两县的调查,近两年其市政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均在1亿元以上,进行了县城天然气管道、广场绿化改造、自然水管网扩建等城市设施建设,近两年新增外来人口90%来自农村,其中70%来自本县周边农村地区。这些年湖南省在城市和城镇的建设中,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带动了周边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以提高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更好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有序转移。
   二、城市化发展对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城市化成为新时期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处于30—70%时属于加速阶段,而目前湖南省38.7%的城市化率正处于这个阶段。从发展速度上看,2000年以后湖南省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湖南省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成为新时期推动湖南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动力。2006年,全省13个地级市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8.3%,创造GDP占全省总量的34.8%;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京广铁路沿线六市”经过10多年的发展,沿线六市优先发展带已成为湖南省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区。2006年六市GDP占到了全省总量的64%。特别是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转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新阶段,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湖南省的核心增长极。统计数据表明:占全省国土面积13.3%的长株潭三市,2006年GDP达2826.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7.3%。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为全省经济贡献了力量,更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快捷的信息、良好的市场、发达的科技,支撑着湖南省工业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在昔日一个县级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建设20万吨日供水能力、8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32万千瓦日供电能力和20万门通信装机容量等的基础设施,推动了园区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年,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57家,全园区创造的增加值达到153亿元,已经超过当年湘西自治州全州GDP总量。
2、城市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标志着农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在承担大量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工作的同时,其自身强大的群体消费,也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全省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口46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年均新增72.8万人。2006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口62.6万人,农村外出务工新增91万人。据对长沙市3个社区的调查,社区外来人口的70%来自农村,而其中75%的农民工从事着各种城市服务工作。
3、城市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来自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而迁移流动的源头在农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进程实际上就是农民大量进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农民身份和职业的转换,带来城市人口和现代工商业人口的增加。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到2006年,湖南省总人口增长3.1%,其中:城镇人口增长34.2 %;全社会就业增长7.4%,其中:城镇就业增长44.8%。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进城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镇的差距仍然存在。为了让农民致富,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如果让众多的农民守着一小块土地,致富依旧非常艰难。有效的办法是扩大城市,让农民进城,通过从事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据统计,2006年,湖南省外出农民人均年收入大约为3750元,相当于全省每个农民年均增加660元的收入。与此同时,农民外出打工,带回了市场经济的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技能,也带回了城市人生活的理念,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4、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农民身份的转化,即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二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市化。因此,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多元化的精神和环境需求。“十五”期间,全省29个设市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投资达到595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6倍;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增加2.6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1.8平方米。城市化建设的大量投入加快了城市多元化的发展,城市高质量的教育、良好的医疗、便捷的交通、发达的信息服务、人文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湖南省的长株潭地区和岳阳、衡阳等城市化率较高的中心城市,其城市功能正由生产城市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转变,以信息、商业商务、金融保险等为主的服务业成为城市最大产业部门。2006年,五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2.6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湖南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差距和问题
   1、城市化水平偏低。按照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平均水平比较,湖南省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城市化发展水平偏低。2006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43.9%,湖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个百分点。湖南省总人口居全国第7位,城市化率居全国第20位。在中部六省中低于湖北(43.8%)、山西(43.01%),位居第3位。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北京、上海等地的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开始出现后工业化时代的“逆城市化”现象。全国城市化率超过50%的也有9个省份,而湖南省却仍处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初始阶段。
   2、地区发展不平衡。 湖南省城市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介于两者之间。城市化率较高的为长沙市(56.5%)、株洲市(46%)、湘潭市(45.5%)、岳阳市(43%),较低的有邵阳市(28.2%)、永州市(30.2%)、湘西自治州(30.5%)和怀化市(31.1%),最高的长沙与最低的邵阳整整相差一倍。湘东地区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四市,其中心城市人口占本市人口的比重已达到23.3%。而在湘西、湘南地区的邵阳、永州、怀化和湘西自治州,其中心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仅为7.4%。
   3、中心城市有待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全省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在带动周边地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劳动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湖南省13个地级市,城市人口只占全省城市总量的36.9%,平均人口规模只有95万人,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北(157万人)和河南(102万人)。全省地级市除长株潭外,其他10个市的中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只有6%—15%,区域性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其对周边城乡的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辐射周边城乡的带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湖南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用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都超过了临近的湖北省。但是湖南省城市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使得城市总体实力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从与湖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看:2005年,湖南省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湖北的73%,城市年末实有道路长度只有湖北的42%,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只有湖北的61%,城市园林绿化面积只有湖北的72%。城市整体实力较弱,吸收外来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抑制了湖南省城市规模的扩大。
  5、城市就业质量不高。目前城市就业质量不高,特别是进城打工人员。一是职业不稳定。据调查进城农民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占一半以上,每周工作不到20小时的占4%,说明就业者职业不稳定,时常处于就业和失业的交替中。二是工资待遇不高。据对11300家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的跟踪调查,人均年工资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28%,工资没有增长的占8%,工资收入下降的占28%。调查的148家私营企业中,人均年工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占2.7%。三是雇员合同签订率低、雇工权益得不到保证。据劳动力调查,城镇企业雇员合同签订率为51.4%,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只有37.1%,有62.9%的没有签订合同。
   6、城市外来人口稳定性弱。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在城市承担的大部分是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收入低,工作脏累苦的职业。为了寻找高一点收入的工作,他们往往在城市居无定所,哪里有活干,哪里收入高就流动到哪里。据我们对长沙、株洲、岳阳、衡阳、邵阳、郴州等地相关市、县及镇的调查,城市外来人口中,很少有人参加了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邵阳市外来人口中,仅有1.3%的外来人口参加了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长沙市外来人口的77.6%是租房居住。在农民工大量向城市集聚的同时,涌现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农民工问题。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反映,进城后就业困难,生活无保障,居住、就医、小孩入学等都存在问题,有的甚至由城返回农村。
    四、加快湖南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一)切入点:以人为本营造适宜的城市人居环境
按新型城市化要求,湖南省城市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模式转型,走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1、坚持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化建设不应再是单纯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要把城市发展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起来,走资源节约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走环境友好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走经济高效的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市化,要从思想观念上有个大的转变。
   2、加强城市整体功能建设。新型城市化要求城市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由城市增长的速度外延型向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质量内涵型转变。在湖南省的新型城市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市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关注民生作为目标取向,致力于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舒适的城市环境。教育、卫生、医疗等优质资源要向进城的农民工开放,兴建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等不同类型的居民住房,初步实现“人人享有适宜住房”的目标。
   3、注重城市体系的规划。城镇布局要从省情、市情出发,既要积极稳妥发展中心城市,又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建设功能齐全、具有特色的城镇。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在城镇的建设中,要改变过去普遍存在“千城一面”,城镇结构和功能趋同的通病,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要着力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培育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坚持把城市发展和优化全省人口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抓紧研究培育中心镇的有关政策,着力形成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建设用地较少,就业岗位较多,生态环境较好的中心镇,充分发挥其在聚集农民,繁荣农村中的作用。
(二)突破口: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推动,当前要通过不断提高工业化的整体水平,加快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的步伐。
  1、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基础,新型城市化则是新型工业化的载体。城市在重视工业立市的基础上,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工业立市和环境立市有机统一起来,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最终目标的新型工业化增长方式,有力拉动新型城市化发展。要坚持“以工带农,以城促乡”的带动战略,认真总结推广近年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产供销一条龙”的做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步伐。
  2、利用信息化推动城市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城市化的理念和路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化帮助城市超越了其物理疆域,拓展了城市空调,也促成了“全球城市”、“网络城市”等的出现。城市处于枢纽地位和信息节点之上,它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空间分布和功能组织的变动调整,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信息化如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区域内的资本、人力和物资的流动,节约资源和能源,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湖南省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同时,应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以促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湖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工业化进程。2006年,湖南省就业人口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为46.6%、21.6%、31.8%,就业人口比重第一产业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0.4个百分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农民由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三产业,为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4、大城市要着眼于培育第三产业。目前湖南省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要以发展金融、保险、商贸、交通、通讯、房地产、旅游、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作为重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的分析,2007年一季度,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仍然占62.7%。随着工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有限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对解决就业问题作用最大,空间也很大。
  (三)支撑点:消除体制性障碍迎接农民进城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外来农民工”尚没有完全享受普通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与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社会歧视、制度限制、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等使得农村流动人口难以真正融入到城市中来。所以当前城市化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既要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又要使农民工转化为市民。这就需要从制度、政策等方面创造农村流动人口自然整合到城市社会中来的环境。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解除城市化发展的制度约束。目前城镇的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是以城镇户籍人口为依据的,进城农民因身份所限,无法享受城镇人口的待遇和各项公共服务。户籍制度已成为造成城乡分割的根本原因,成为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障碍。应逐步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户籍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或乡村人口的管理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让进城农民能安下心来长期定居。
   2、完善政策,创造农民工进城的宽松环境。目前农民进城的成本过高,进城后的收入低,农民工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大多数进城农民长期处于流动状态。据对长沙市三个社区外来人口的调查,77.6%是租房居住,购买住房的仅占9.3%。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简化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打破“城市地方保护主义”,严禁各种限制农民工就业范围的歧视性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开放的就业市场,培育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创造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的环境,让农民工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平等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3、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民工后顾之忧。要逐渐淡化政策上的城市偏向,逐步取消城市居民的特殊待遇,同步增加农村居民的公共福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目标模式应该是城乡统一、社会化、法制化,但从当前国情考虑,可以暂时先建立一种能覆盖农民工的、统一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过渡性的社会保障模式;要逐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对城市规划内被征地的无地农民,要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四)重要措施:加大引入市场机制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除国家规定的特殊部门和行业外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
  1、运用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如发行政府公共债券,对市政公用事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充分利用民间投资等,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问题。
   2、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城市管理。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竞争,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打破政府垄断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限制,行业之间,行业内部都要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打破垄断,以多元化替代单一化,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运作多元化的格局,在竞争中改进管理,提高工作和社会效率。有的市让农民工进城承包街道的清扫保洁,一定几年,既净化了城市,又拓展了农民工就业的范围。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