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在央视举行的评比活动中,苏州市一举荣膺“2004年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年度城市”两项大奖。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不仅是对苏州经济发展活力的褒奖,也是对苏州经济与社会、环境、文化协调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多年来,苏州市在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重要体会,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征的鲜明特色。
特色之一: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一是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及阶段性工作计划时,注重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列入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并通过召开重要会议、颁发重要文件,加强现场指导,加强督查力度,切实加以贯彻落实。二是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公益性教科文卫体载体建设,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实事工程。几年来,先后兴建和在建一批标志性社会事业设施,总投资数十亿元,还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社区文体活动场所。三是将精神文明的硬环境建设纳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总体布局,与日益加快城市化步伐相适应,并与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城市环境结合起来,使苏州的城乡面貌和道路交通状况焕然一新。四是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实事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从而将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实事问题结合起来,让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特色之二:坚持以塑造城市品牌为抓手,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城市品牌,集中反映了城市的形象,涵盖了精神文明的内容和特征。近年来,苏州的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围绕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展开,以精心塑造城市品牌和周密部署各项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使创建活动目标化,形象化,具体化。一是通过提出综合性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品牌的内涵。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诚信苏州、文化苏州、法治苏州、平安苏州、绿色苏州、学习型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品牌,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规范性文件,进行全员思想发动,形成了强烈的工作氛围。二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寓于群众性、规范化的创建活动之中。特别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组织的各项创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市和各县(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苏州市获得“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年度城市大奖”、昆山市入选2004年度“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大大提升了苏州的文明形象。三是通过举办或承办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和活动,如第28届世界遗产会议、世界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等,全面加强市民的礼仪、礼节、礼貌教育,加强场馆设施、交通道路、市容市貌、绿化种植建设和管理,进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大台阶。四是通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打造和巩固城市品牌,如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已举办六届,中国苏州国际丝绸节已举办九届,各县市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举办服装节、旅游节、金秋洽谈会等重要的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展示苏州城市形象和对外交往的经典名片。
特色之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中寻找切入点,实施正确的定位。精神文明只有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穿和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焕发其生机和活力,才能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为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市统一组织了“学习‘三个代表’、力争‘两个率先’”主题活动,各县(市)、区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为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的特色和优势,仅外商投资企业就有1万多家。市和各县(市)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为开放型经济服务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完善外向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连续三年开展《情系苏州》外国人才艺大赛,开展“十佳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百名文明新市民”、“荣誉市民”评选活动等等,增强了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了适应加快城市化步伐的新形势,苏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围绕和服务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家港市还在全市率先提出,“坚持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努力构建城乡一体文明”的思路,使全市进入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特色之四:坚持彰扬苏州的文化个性,不断丰富苏州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苏州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同时,苏州又是开放度较高的现代化城市,努力发掘和弘扬苏州悠久的文化资源和现代文明资源,并将鲜明的文化元素注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不仅有利于繁荣苏州文化,而且使苏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文化特质。近年来,苏州市在制定《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和《“文化苏州”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抓住第28届世界遗产会议在苏州召开、古城古“申遗”和苏州被文化部、财政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等契机,以打造“文化苏州”品牌为已任,以改革为动力,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同发展的崭新格局。一批精品力作被评为“文华奖”、“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得到弘扬、创新,誉满海内外;一批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和保护;一批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切实得到了保护。与此同时,苏州市大力弘扬以“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亲商理念”为代表的苏州精神,积极推出秦振华、常德盛、李荣法等一批重大典型,“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和十大新事”评选活动已连续举行13届,这类活动,已成为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特色之五:坚持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群众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主体。精神文明建设要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欢迎,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一是努力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及时梳理人民群众阶段性和长远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适应群众“求富、求美、求乐、求安、求助”的新需求,把关心和解决老百姓遇到的急事、难事、愁事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切入点。二是重点关注弱势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比如,通过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网络,健全城乡养老医疗制度;在创建无障碍设施示范城活动中,苏州建成了182条城市无障碍道路,盲道长了360公里,占道路总长的三分之一,无障碍坡道4000多处;针对因失地、失业、失居而产生的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全市作出了一系列政策性规定,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苏州市以创建文明社区(村镇)为突破口,普遍开展“道德规范、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法律法规、卫生保健、环保绿化、婚育新风”“七进社区”活动,既进一步提高了文明社区和文明村镇的创建水平,也满足了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
特色之六:坚持市县(区)互动、城乡联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建设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以苏州市为龙头,所辖各市、区为主体,整体推进、同步共建,这是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从苏州的情况看,主要是把握三条,一是确立“区域苏州”的意识和群落的理念,这就是,我们所要争创的文明城市和各种荣誉称号,是涵盖一市五县(市)、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概念,做到指导思想一致,目标任务一致,部署步调一致,考核标准一致,从而使全市上下形成了创建的合力。二是鼓励争先创优,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全市定期召开专题创建活动经验交流和表彰活动,并且会议地点通常放在创建活动先行一步、推进较快的地区,以发挥示范推动的作用,观念的相互影响,经验的及时共享,精神的彼此感染,荣誉的强烈驱使,友善的良性竞争,成为苏州市、县联动、整体推进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所在。三是努力创造特色,包括:进一步凸显文化特色、生态特色、现代开放特色,融精神文明的共性于个性之中,使苏州的精神文明与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特色之七: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苏州市在精神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点抓好未成年人、外来人员、弱势人群和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苏州市有未成年人120多万,市委市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围绕“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理想、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四项任务,提出了集中力量办好50件实事,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抓好落实。对外来务工人员重点加强法制道德教育。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来苏务工人员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近300万人,其中86%的人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他们中的相当多数将成为苏州的新市民。因此,市和各市区普遍把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和道德素质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并渗透到管理、服务保护等多个环节之中,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重点加强技能素质教育。政府对新增就业岗位列入实事项目,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免费求职、免费技能培训、免费职业指导教育,仅市区向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开放的就业机构达30多家。对党员领导干部重点加强执政能力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法制素养和业务能力。
特色之八:坚持与时俱进,在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办法中不断增强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和感染力。苏州市在实践中感到,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和开放的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观念、思路、方法上与时俱进,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比较重要的是以下几点,一是要把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相衔接、相融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不仅要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规律与特点,也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与特点相适应。三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尤其要注意发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拓宽精神文明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四要区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和素质特征,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坚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社会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