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经济发展 >

让“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融为一体

时间:2014-04-03 08:3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盛正挺

  西樵山下,听音湖畔,奎光楼、白云古寺、云泉仙馆等一批经历了数个世纪风雨沉浮的老旧建筑,默默伫立;三湖书院前,康有为铜像执卷而立。本地居民温远霞每天都会带着一支舞蹈队,在三湖书院门前练舞。她说,这里的氛围让人很舒服。

  的确,经过数千年文化的浸润,西樵山虽然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却并未沾染喧嚣,反而一直给这个城市带来宁静和清新。每次到西樵山,笔者总是希望能够多作停留,去感受那份文化带给人的“舒服”。

  城市,应该带给人什么?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面对大工业带来的“城市病”,当时一些规划师、一些建筑师、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城市需要合理的功能分区的规划,对于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要在合理的区域里妥善地安排。

  《雅典宪章》在国际上曾经一度有它绝对的权威,所以很多城市都是按照功能城市的理念进行了建设,包括中国的很多城市。但是,盲目的功能分区却导致人们要花很多的时间在路上,人为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休息时间减少等问题。

  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功能分区无法解决复杂的城市系统中的诸多问题。城市,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集中、建筑的高耸和产业的分区,更是现代生活的承载和自然、人文的融合;生活需要活力,需要温度,需要感性。

  2006年广州市重修北京路时,意外地发现了地下的一条宋代古街,在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对古代街道进行保护,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巨大的投入;但是,广州市政府依然决定妥善保护和展示这一珍贵文化遗址。于是,今天的我们就有幸同时在现代的街道和古代的街道上漫步。

  城市之间的较量从来不是以高楼大厦为标准。上世纪末,英国城市学家P·霍尔在《城市文明》一书中提出“城市黄金时代”的概念,即在特定的时期,城市可以凸显独特的创造力,成为人类文明建设的灯塔。他指出,如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和19世纪的维也纳以及19世纪末的巴黎等代表着“城市黄金时代”。

  这些城市都是世界文化城市,它们都传承了各自的传统文化精髓,一方面能吸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能让自己的文化精华为世界所了解、所接受、所喜爱。

  城市应该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留给文化的空间越大,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而南海西部正在留出这样的文化空间。

  走读贯穿南海西部三镇的南北文化轴,我们看到了一个产业空间、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彼此之间协调交融的雏形。西樵山下,听音湖畔,南海所探索的,是一条将“功能城市”和“文化城市”融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