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中国传播学会、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以及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中共济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传播学会年会在济南召开。此次年会以“城市·文化·沟通”为主题,通过透视城市与文化、城市与传播的关系,探讨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文化传播和城市生态等当今焦点问题。
社会舆情与政治文化应保持良性互动
社会舆情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方面,是时代政治文化格局的直接信息反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提出,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尤其表现在传播资源的社会化分享上。如“微博”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兴起,造成了“大众围观”的社会格局。这种改变意味着管理者不再具有信息优势,意见权威被解构。喻国明建议,这种正在发生的“关系革命”要求政府调整自身在其中的位置,在公共议题的设置、公共表达平台的构建等方面扮演“平衡者”引导的角色。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韬文也从香港的角度提出,现代传媒与民间人际传播共同构成的公共论述正在改变着香港人的价值观,有关民主、自由的观念在香港文化中得到不断完善。
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在差异
针对各地正在兴起的特色城市文化建设,与会者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学术见解。
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提出,特色城市文化建设强调的是差异性,体现在一座城市的物质文化符号、精神价值体系、行为制度建设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符号主要表现在城市建筑风格上;精神价值体系建设则需要对城市文化作思想观念、文化形态上的认知、解读、建构、传播;行为制度建设则需要与民众生活、经济生产力、社会形态等方面相结合。
上海大学教授戴元光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韩瑞霞则依据上海、济南城市居民文化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分析揭示了经历转型变迁30年后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样态。
城市文化建设应拟定传播战略
城市要彰显自己的特有文化面貌,不仅需要建设者理念上的指导,而且需要成功的媒介传播战略来引领。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邱凌以济南地区为个案,考察了报纸新闻报道、报纸广告和城市形象宣传片对城市文化的构建。邱凌表示,基于媒体自身的传播特质,三者对城市文化构建起到了很好的互补效应。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吕尚彬阐述了其课题组对武汉城市形象传播战略的初步系统研究成果。他在分析武汉的自然条件、生态本底、工业科技、文化历史等元素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应作为“世界生态创新都市”来定位城市发展并提出了相应实现步骤。
(记者李树民 实习记者张清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