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科研创新总体实力处于领先水平。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发布的上海科技创新实力调查报告也传出隐忧——从全国的横向比较来看,上海的科技创新硬实力排名有所提升,而软实力优势逐年减少。 据课题组负责老师介绍,科技创新实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力量,包含科技创新能力及其得以发挥的各种外在条件。科技创新硬实力包含创新基础和创新效率,软实力则主要涉及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而科技创新软实力作为决定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区域(或国家)创新实力竞争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深圳、苏州现象值得关注
调查发现,上海市的科技创新硬实力在2004、2005年排在全国第三,位于北京和广东之后。而此前的2003年,上海科研创新硬实力指数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从2006年开始,上海开始超越广东,稳居全国第二,到2010年已是北京的四分之三左右。
但是上海的科技创新软实力却在下降——2009年以来从位居首位下降到全国第二,且竞争优势不明显。而广东则以其“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尤其民营经济是创新中最活跃群体”的理念,软实力不断提高,2009、2010年上升到位居全国第一的位置,且与第二位上海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同时,上海与排名第三的江苏的差距正在减小。
调查中课题组发现,深圳、苏州这样的城市,科研软实力发展非常惊人。这些城市凭借其日益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限型”和“服务型”的政府模式,以及不断探索的企业家精神,造就了“四个90%”,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研发人员、90%以上的研发资金、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都出自于企业,而上海仅有约64%的发明专利来自于企业。
2010年深圳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8133件,而上海仅为5997件。2010年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5584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北京以1272件排名第二,上海以735件名列第三。
同样表现突出的还有苏州,虽然苏州仅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两所高校,以及19家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机构,2009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为2437人,仅相当于上海的8.6%,但2008年苏州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为54.16%,超过了上海的21%;2001到2010年间,苏州的专利申请量翻了29倍,到2010年已经超过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成为全国专利申请最多的城市。相应的专利授权量也保持高速增长,2008、2009年增长速度几乎是连年翻倍。2011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城市创新能力最强城市排名中,苏州位居第二,超过上海。
沪上“十强”皆是国企央企
调查组称,对比上海的本土民营企业,很难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也很难找到与华为、中兴通讯齐名的民营企业。2010年上海企业100强榜单中,前10名被上汽、宝钢等大型国企和央企占据;民营企业中排名最好的上海复星高科技有限公司排在第18位,该公司2008年申报专利仅120项,获专利批准93项;在中国2010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上,深圳有15家企业入选,而上海只有7家;在前10名中深圳企业有4家,而上海没有。
课题组调查发现,上海对于优秀企业和人才主要采取“拿来主义”,这虽然能在短期内聚集高端人才和优秀企业,但却削弱了上海培育本土优质企业的动力,很难培育出“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世界级的企业。由于“拿来主义”成为主流,大批优秀人才也被吸引进大型国企、外企,与广东、江苏、浙江相比,上海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精神相对缺乏。
上海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上海的创新环境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而且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风险投资机制落后,这将考验上海的科研软实力提升能力”,课题组负责老师、上海交通大学车春鹂介绍说。
调查发现,上海的企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比重大于本土中小企业,形成“资本密集型企业占主导、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少”的格局。2010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中73.5%由大中型工业企业贡献,而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仅占16.9%。
上海的191家科研机构和66所高等学校所创造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造成了“科学创新实力很强,技术创新实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的局面。而在深圳,许多研究院所采用“民办官助”、“国有新制”、“企业内设”的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充分释放出创新活力,成功形成了一套既遵循创新规律又符合市场环境的“深圳模式”。
调查还发现,上海的风险投资发展相对落后于北京、深圳。2009年上海新募集的资金额度全国最高,但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数量、资金额度等方面均少于北京;据中国风险投资网统计,2010年中国创投市场的案例数、单笔投资额、总投资的第一名被北京悉数囊括,投资案例2倍于上海,投资规模超过上海的2.5倍,平均单笔投资额近上海的1.5倍。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