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羲文化的交流中,如果说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以一种节庆的方式对伏羲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现与交流的话,那么,作为一个学术组织机构而存在的伏羲文化研究会,则是对伏羲文化进行着“润物细无声”般的大力宣介。
1995年,天水市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后来又成立了“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伏羲文化研究方面的协调联络、学术交流、信息服务等工作。
为了促进伏羲文化的开发研究,2002年12月8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这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一级学会,这一全国性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伏羲文化的开发研究成为全国性的活动。
2005年7月2日下午,天水市召开了第二届中华伏羲文化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上,原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邓成诚等领导的莅临,让这次研讨会成为一次高规格的研讨盛会。
2006年,高规格的伏羲文化论坛在当年的节会期间成功举办。
2007年5月24日上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甘肃特色文化建设暨2007(丁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大厅举行,这是伏羲文化首次通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浓妆亮相。
2008年9月21日,由中国周易学会、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2008海峡两岸易学文化研讨会”在我市隆重举行。
……
伏羲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与我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一道靓丽的“藉河风情线”,把秦州城装扮得清新明媚。市区大道通衢,树影婆娑,楼房耸立,无论是天高云淡之日,还是华灯绽放之夜,你都会发现和感受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越来越美丽了。她已经成为一个四季分明,风光旖旎,人文荟萃,气候宜人的现代城市。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正日益凸现。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城乡建设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5.12”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影响,采取开发改造带动、城镇经营推动、项目投资拉动等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着力解决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天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杨文元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8%。城区重点抓住了城市道路、给水、排水、广场、住宅小区等工程的建设,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中心城区围绕”三城“”两线“的开发建设,完成了藉河南北路、青年南北路等10条道路的拓建改造和地下管线改建;对合作路、大众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人行道进行了全面更新;完成了城区120多条小巷道的排水、硬化、亮化工程;完成了西关历史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坚家河、天庆路、春风路等6条城市主次干道和东十里、二十里铺、社棠工业园16条路网;建成了天河广场,对龙城广场、火车站广场进行了全面改造,安装了反映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的城市雕塑、藉河瀛池大桥、渭河社棠大桥气势如虹……项目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内涵,注重营造夜景效果,照明路灯与装饰绿化带的小彩灯、闪烁的霓虹交织一起,使夜色下的城市更加靓丽。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还陆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例如天河集中供热和庆华供热站扩容改造工程,建成了天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城市医疗垃圾处理厂;完成了秦州区南沟河应急水源地建设;启动了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与计量控制改造,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42万平方米。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县区以开发带动城市改造,以经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以河道整治塑造城市景观。县城规模快速扩展,滨河景观逐步形成,服务功能普遍增强。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城市规划区外的37个建制镇全部完成了镇区规划、镇区主要街道拆迁改造和镇区给水工程,建成了一批道路、桥梁、排水、照明工程。村庄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全市完成了341个村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规划,15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展顺利,共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2056户,城乡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市新建、改建市场110处,共投资6.27亿元。
资金是城市建设的”新鲜血液“,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效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累计从国内银行融资14.43亿元,组织实施了伏羲城、东十里、二十里铺工业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绿化,古民居保护项目,同时启动了天河城、麦积新城等新区建设。围绕“土地储备、城市开发、提升价值”的城市经营思路,初步建立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市资源、多渠道投融资的城市建设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建设之路。先后组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55项,完成投资18亿元。建筑业房地产业稳步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截止2010年底,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9亿元,比“十五”末的9.0亿元增加20.9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建筑业企业达到161家,五年来,全市共有43个项目获得飞天奖、105个项目获得麦积奖。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指标均在全省前列。先后开发建设了天庆嘉园、金宇·盛世桃园、兰天嘉园、宏达新都市、景园·水岸都市等一大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优秀小区和精品楼盘。同时建成了渭水家园、天河家园、安民家园、罗峪家园、陇林家园等规模较大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住宅小区。人均住房面积由2005年的20.6平方米提高到25.1平方米。
科学规划 强化管理
天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古民居、古建筑?杨文元告诉记者,在第三版《天水市总体规划》中,专列了古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与重点历史建筑保护篇章,并把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按照“保护为主、整修为辅、设施配套、风貌协调”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古民居保护相关政策。从2009年开始,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各安排古民居保护经费500万元,作为基金,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秦州区古民居的修缮保护。同时争取国家投资2448万元,自筹配套2600万元,先后完成了伏羲城枣园巷、士言巷等道路改造、排水、热力、照明、环卫设施建设。完成了南北宅子的保护修缮及水月寺迁建、纪信祠维修、赵家祠堂修缮保护一期工程、伏羲城大小巷道18个古民居院落的修缮保护,累计投资1.5亿元。
另外,全市城乡规划管理网络体系基本建立,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加大,规划龙头作用日益增强,先后编制完成了《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水市城市绿地系统及绿线划定规划》、《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城区紫线划定规划》和西十里至暖和湾组团、社棠工业集中区等十三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规划以及防汛堤防、教育布局调整等七个专项规划,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5%,比”十五“末提高了25个百分点。并完成了五县县城规划修编和46个建制镇、35个乡总体规划及163个行政村规划编制。
多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一直把园林化城市作为奋斗目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实行点、线、面结合,使全市行道树、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广场、公园互相衬托。目前,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205.36公顷,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419.6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12.94公顷,道路绿地29.25公顷,居住区绿地53.87公顷,单位附属绿地319.96公顷,生产绿地65.31公顷,风景林地336.03公顷,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城市管理关乎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对群众有凝聚力,对外来投资者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管理从主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城区向城郊覆盖,市政设施管护从定期维护变为随时维修,园林绿化管理从重建轻管走向建管并重,从单一绿化走向绿化与美化并重。同时加大了综合执法,对违章建设,擅自增加建筑层数,私自增加建筑面积等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行业作风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按照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要求,对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及决策过程的“科学性、民主性”,使部门和行业风气明显好转。
统筹安排 突出特色
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推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整合资源、资本、资金、技术等城市发展要素,更要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研究城市发展的轨迹,杨文元说,“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有184个,估算总投资427亿元,项目主要围绕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名城保护、新区开发、城中村改造,其中“二十二项重点工程”,将在我市两区五县展开,形成“十二五”城乡建设的重大项目支撑,估算总投资266亿元。
为了保障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我市城市建设还将紧紧围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宜居城市的目标,突出城乡建设一体化、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筑节能减排三个重点,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为契机,明确战略定位,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挖掘丰厚的文化底蕴,彰显麦积山、伏羲庙和一大批古建筑、古民居的风貌,加强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同时加快产业基地、工业、农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建设。依托社棠工业园、甘泉物流园、中滩农业科技示范园、暖和湾工业园建设,把社棠镇、甘泉镇、中滩镇、皂郊镇建设成为中心城区的四个卫星城。在关中—天水经济区23个重点镇、省级城镇化试点镇、天水市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的基础上,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优先发展洛门、磐安、皂郊、甘泉、莲花、红堡、龙山7个重点镇,使其形成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社会事业发达、环境优美、风格独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城镇。
树立城市经营新理念,以全方位开发、多模式经营的机制,采取积极向上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启动民间资金、扩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城乡建设新格局。重点将抓好道路改扩建、旧城改造、市场建设、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和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彻底清理和处置城乡垃圾、建筑垃圾收集设施,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的长效机制。通过整治达到村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卫生整洁,村容村貌优美,生态环境和谐。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县城、重点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的争取和建设,继续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供水、供热分户计量改造,加强建筑节能减排,完成大型共建供热控制改造,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文明执法,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增强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业主的监督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加强城镇房屋征收和补偿管理,全面落实各项监管、行政调解和裁决、公示和听证、责任追究制度等,依法拆迁,规范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面对“十二五”期间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困难也有挑战。为此,杨文元表示,我市建设系统将把“压力”变成“动力”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增强信心、抢抓机遇,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使全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以城乡建设助推经济发展,到“十二五”末城乡建设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市区户籍人口达到65万;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75%;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6%,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7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加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市域内古树名木全面保护,50%的古民居院落要得到保护和修缮。新建建筑节能率比“十一五”末提高2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5%以上,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达到60.6%,积极培育建筑业、房地产业作为我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此外,县城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平方米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5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5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5%、绿地率不低于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
五年是缓慢的,因为时间凝聚着管理者和建设者们的心血与汗水;五年是迅速的,因为历史将见证一座魅力之城的崛起……。中国规划网兰州8月6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