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创建城市特色 重在自然人文特色
时间:2011-03-08 14:5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金华
|
|
王金华
看过朱自清《威尼斯》的人一定都会对威尼斯的城市特色有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座水上之城,不仅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还是“河中的城”( “这里没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那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这更是一座艺术之城,包括规划的匠心独运,建筑的庄严华妙,绘画的风行水上,夜曲的声情热烈,以及雕塑、刻花等等。所以朱自清说“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
说“别致”,其实就是特色,因为威尼斯有了这样的特色,所以让去了的人们如受魔法,印象深刻。
对照威尼斯,再看看我们正在建设的许多城市,让人们越发感到乏善可陈,主要是无特色可圈可点,许多人已经用“千城一面”来形容,确实也并不过分。
特色是什么?特色就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如果没有了特色,就等于没有了这个事物。应用到某一城市建设上,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这个城市建设成能够显著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自身独特风格和形式的城市。而我们的不少城市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有的甚至邯郸学步,学习别的城市的风格、形式,这就是所谓的趋同化,也就是“千城一面”。
经济的发展是有激烈竞争的,城市的发展同样是要面对激烈竞争的。“千城一面”所带给我们的是“去和不去一个样”、“看和不看一个样”、“多看少看一个样”、“留和不留一个样”、“走和不走一个样”,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试问这样的城市还不是“有和没有一个样”吗?这样的城市想要吸引眼球(比如旅游观光),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想要人流连忘返,想要集聚人气,想要招商引资,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一句话,想要又好又快发展,容易吗?所以要想建好城市,发展好城市,就必须创造特色,让人们想到某事某情某景就要自然而然地想到某城,让人们提到某城就要情不自禁地提到这个城市的“这样或那样”。
“千城一面”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但时至今日却并没有真正引起各城市当局的重视。说到底还是因为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因为创建特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杀伤很多脑细胞的,是需要浪费很多时间的,是要高薪向外借脑袋的,是要挖掘当地民众智慧的,还可能要浪费一些天价资源(比如黄金地段的土地)的,更有可能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仍然毫无所得无功而返从头再来。所以政绩观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创建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水清岸绿是不是特色?宜居宜业是不是特色?大而高是不是特色?古典的或西洋的是不是特色?灰色或白色是不是特色?都不是。水清岸绿、功能配套和宜居宜业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要求,没有这些,城市就生存不下去,就要被市民所抛弃,比如没有水,这个城市喝什么?雨水往哪儿流?污水往哪儿排?灵气从哪儿来?没有绿化,这个城市靠什么遮风挡雨调节气温?城市太大就不宜居,上班下班要在路上耗掉一两个小时,人就会烦躁抱怨。城市太高就没有安全感,这已得到证明。古典的还是西洋的不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口味和审美情趣。色彩是因城而异因地段而异因人群而异的,只要和谐 不刺眼即可,不必人为强求统一为一色。
城市的特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特色,一个是人文特色。
自然特色容易理解,就是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如何,是不是依山傍水,有什么自然景观,有什么自然资源,适宜种植养殖什么,有什么传统产业和土特产品,气候状况如何,降雨情况怎样,等等,只要有的,特别是那些与众不同的,都可称之为特色。如威尼斯就是依海而建,城中还有大运河穿过及“四百十八条”小河(这些河一定都是必须存在而不是故意开挖制造不便制造特色的)。大庆一定和石油有关,鞍山一定与钢铁有关,泰安一定与泰山有关,九江一定是江河纵横,这些城市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特色来装潢自己。
人文特色,这是最难挖掘也是最难定位的。
人文特色的挖掘,一是要从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去挖掘。绝大多数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应该从这些历史的印记中去发掘去研究,从而找到它的文脉,概括出它的特征,如西安、北京、南京、开封、洛阳就可以从故都的角度来定位特色。从故都的哪个角度来挖掘,也应各不相同,如南京大可以从民国的角度,从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角度来考虑。即便像深圳,虽然建市时间晚,但也已经有了历史,从它建市的缘起上我们就可以找到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深圳速度”。温州,虽然历史悠久,但温州人如何突破瓶颈探索发展的精神全国闻名,也可以从“开拓开放”方面来定调。连云港,人们更多知晓的是它的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以及和《西游记》(孙悟空、花果山)的关联,就完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提炼(当然桥头堡也属于自然特色)。再比如曲阜,谁都知道那里出了个孔夫子,所以应该只从孔子和儒学的角度来发掘。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历史必须为现实服务,因此必须从这些历史的沉积中找到能够为现实服务的有价值的精髓,用以激励当代的人们发扬古代的某种积极的精神,从而努力建设美好的家园。还需要说明的是,提炼历史,古为今用,一定要能符合当地民众的普遍审美需求,让广大市民觉得恰到好处,专家的建议仅供参考,大人物的意见不要强加于人,还要努力保证经得住历史的评说,不要牵强附会,张冠李戴,也不要今天提出来,明天就改变了。切忌急功近利,无谓地迎合当前的某一种形势,防止时过境迁,挂一漏万。
二是要从当地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当地民众的精神风貌中去挖掘。关于世界和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资料浩如烟海,不一而足,搜个百度,就可以一网打尽,但网上的内容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在“精华”中提炼其能对大众有引导感染教化作用促其积极向上向好的部分,并能注意和当地的城市精神相融洽(如果能融为一体则更好)。另外各地还有不少更具个性化的风土人情,要高屋建瓴加以甄别。
三是可以从当地的传统特色产业方面加以挖掘。大同就是煤,景德镇就是瓷器,宜兴就是紫砂陶,通化就是葡萄酒,黄山就是旅游,等等,当然有些特产现在已经不足挂齿,就要因地制宜另起炉灶。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挖掘,不一而足。
城市特色的提炼,一定要精致,精致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文字的浓缩,浓缩到几个字最好,如杭州就叫“人间天堂”,广州叫花城,济南叫泉城,昆明叫春城,哈尔滨叫冰城,重庆叫山城,南昌叫英雄城,延安叫革命圣地,潍坊叫风筝城,(宜春叫“一座叫春的城市”,很别致但太俗了,成都叫“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很有悬念但太大而化之了)。特色定位下来后就要大力宣传,一是宣传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二是要以这个定位为主流,充分地应用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让其成为引导、教育、推动当地各项工作的动力,千万不能束之高阁,自生自灭,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其内涵,让社会各界广为接受吸纳,变成一种自然的精神导向,并使之不断地得到传承光大。中国规划网南京3月8日电 (作者:王金华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规划和城管局)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