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任教文学理论。教书之余,读书写作。1980年代中期以后,写作以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为主。1990年代中期后,曾作知识分子研究。本世纪以来,以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为个案,从思想史角度作胡、鲁比较研究。2005年以来,另作胡适研究。与此同时,开始时评写作。 邵建最近专注于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的研究,主业之外,他是一个身影活跃的“知道分子”,笔下评论的话题,涉及面广泛,言词犀利。 在此次采访中,邵建告诉我们,文化不是一个宏大的东西,它在现实中的体现,往往是细致入微的。时间流转,岁月涤荡后,那沉积下来的传统,才会显示出大雅宏达。 一提到东莞,与近代史有些渊源的学者,都会不约而同联想到东莞的张荫麟和王宠惠,邵建也不例外。由此看来,从政府到市民,被不经意忽视的文化传统太多了,而这些却是人家念念不忘的历史荣耀。 《虎门 (论坛 新闻)报》社长陈梓英,编写过《王宠惠与中华民国》一书,2006年出版,在学术界内反响不错,但是在本地并未激起几丝波纹。他与本报记者聊天时,骄傲与失望的情绪并存。 文化建设,需形神兼备,东莞发达的经济,足以让东莞的文化之形,蕴藉风雅,而东莞的文化神韵,就在那并不远的历史中,擦拭之,就是一盏盏明灯。在历史学者邵建看来,追源溯流,沿波乘势,精细护养,厚德务实,东莞的城市文化,便会以其独有的气韵与神韵,引人瞩目。 访谈 市民爱读书城市才有文化 东莞时报:你认为怎样的城市,才能被称为文化名城? 邵建:其实,文化名城,从字面上讲,是一个很大的词。但是,我们知道每一座城市,都是由单个的人组成。这就是说,看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看看这座城市里的人就可以了。 具体来说,一座有文化的城市,首要的就是,你的市民必须要有读书的习惯,在城市里有很多读书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由很多兴趣相近者不约而同聚集起来。也就是说,是自发形成的。自发的读书活动,是一种成熟的读书生活的体现。这不需要讲究规模大小和影响力多少,仅仅是随机的,随兴的,很散,几个朋友聚集在一起聊聊、喝茶、吃饭。 所以,从微观的角度讲,如果这样的情况在民间习以为常,那么这座城市就具备了成熟的城市文化。东莞这座移民城市,要建设文化名城,政府需要花的心思,是很多的。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育人。人有文化了,你就不用担心这座城市没文化。 东莞时报:你去过很多城市,哪些城市的市民,让你觉得文化修养很高?从什么地方可以判断出来? 邵建: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从一些生活的小细节里就能感觉到。比如,我去年在台北的时候,不止一次在地铁里看到一些年轻人,有女孩子也有男孩子,都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聚精会神看,又是竖排版,又是繁体字,我感觉很惊讶,惊讶于他们的从容。这就是市民素质的体现。 而在南京的地铁里面,我看到的都是花哨的报纸、时尚美容杂志、漫画书在翻来翻去。两相对比,这不就证明是人家更有文化吗? 你漫无目的地随处走走,看一看,就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氛如何。这一切都是散布在各个地方,体现在漫不经心的细节上,地铁上、公交车上、茶馆里、书店里、排队等候时。 比如说,报刊亭里面在卖些什么杂志,人文社科类,有没有《随笔》和《读书》之类的杂志,如果没有的话,就说明这些文化刊物在本地缺少商业销售市场,同时也是阅读市场。阅读市场的缺失,就反映一个问题,这里的市民的读书状态。 其实,城市没有文化,在当今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文化是缓慢积累沉淀的东西,消费主义时代的浮躁,很容易让文化流逝在物质追求的过程中。但是,从长远一点看,物质追求总有一天会在人的心中失去分量,因为人毕竟是有精神生活的动物。 所以,经济急剧发展的东莞,以行政的力量,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件值得赞誉的事情。当然,我们也会担心这赞誉是否来得过早,因为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不是靠政府的强力推进,政府能做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具体怎样发展,还是需要时间、需要每个市民在自我认知中提高、完善。 文化建设绝非一蹴而就 东莞时报:在文化名城的建设上,东莞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让它有一个较为强大的资金支持,10年50亿,如此巨资,让人惊叹。你认为,怎样让物质文明,或者说这具体的资金,成为文化建设中的强劲动力呢? 邵建:是的,这笔巨款,怎么花,万勿流于花架子,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值得肯定的是,这样一笔巨资,如果能正确地利用,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是非常巨大的。 东莞这座城市,不是一座处于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这意味着,市民们缺少一个先进的文化氛围。那么,政府的主导力量就可以在这个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得以体现。请外地的很多学者、艺术家来开讲座,引入文化引入理念,这是提高东莞文化品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看到东莞的“文化周末”,历次邀请嘉宾的名单,质量还是不错的,即便在本地市民中未激起多大的效应和影响,但是作为一个亮点,能吸引周边地区的人们慕名前来,这也是很重要,很有益的一件事,是个好现象。我相信日子一久,不知不觉中,市民在文化素养和见识上都会学到一些东西。 包括读书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都是需要时间的,文化建设,绝非一蹴而就。 文化在日常气息中 东莞时报:政府和民间,在共建文化事业上,具体可以进行什么样形式的配合? 邵建:文化是体现在城市的各个细节上,不是有厚实的钱能推动得出来的。文化是一种自发养成的习惯,当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渗透着文化气息时,那时候这座城市向获得公认的文化名城称呼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东莞政府可以专门准备一笔资金请学者、艺术家络绎不绝到东莞来开讲座,这是值得坚持并加大力度做下去的事。 本地媒体很重要,它可以引领文化氛围。它可以策划一些报道,组织一些题材来感染民间,带动民众。政府要想做好宣传效应的话,不如放手让媒体来做。 媒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导,舆论引导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文化层次的引导。一份文化层次丰富,即契合市民需求,又能引导他们通往高层次文化的媒体,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还有一个,就是东莞本地的大学,它们可以起到文化堡垒的作用,以大学为中心,向社会扩散,层层散播文化。在校学生当中,老师要去指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现在的大学生都被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等级考试压得苦不堪言,喘不过气来。学校要培养起广泛的阅读兴趣,进行通识教育,若能因此弥漫一股读书的风气,善莫大焉。 除此以外,还可以举办书展、艺术展览等大型活动。既可以增加人气,扩大影响力,也可以逐渐提高市民的文化水平。 东莞时报:对于东莞既有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从你的研究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邵建:东莞的历史遗产中,张荫麟是个很有见地的史学家,王宠惠一辈子从事外交和法学建设,就说这两位吧,是两位难得的前辈,值得去做一些专题活动。你要讲东莞文化,要挖掘东莞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是资源。 首先可以建起小型纪念馆,东莞没有多少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这两位是稀罕至极的。在东莞,不能让他们逐渐冷落,被人遗忘。应该不断投入精力,以此为傲。仅在此两位身上,不妨开一些学术研讨会,请外地学者前来参与谈论,借此机会宣扬东莞。中国规划网广州9月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