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是祖国东北边陲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初到满洲里,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因为它的建筑、文化,以及它奔涌的生机和活力。 一座城市的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展示。满洲里称得上最具建筑特色的城市。它的建筑造型,透着浓郁的欧洲风格。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丽日蓝天白云之下,一处处哥特式尖顶、圆拱顶,使整座城市灵动起来。圆拱造型的市体育馆,像克里姆林宫;义乌商贸城,哥特式尖顶,透出几分宗教气息;俄罗斯艺术博物馆,被很多人误读为一座大教堂。每一座建筑,在这个城市大家庭里,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满洲里又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色彩。建筑顶部以红、蓝为主调,墙面为桔黄和淡蓝。暖色调中,透出一些热烈,一点清凉,让人感受到一份温馨。 漫步城市街头,更让人了解了它设计理念的先进。世界一些著名城市,因为商业和居住分离,很多城市中心区白天热闹繁华,深夜漆黑一片,变成一座“鬼城”。而这里的中心城区,商店、办公和居住区融为一体。每座建筑,底部一、二层为商店,商店之上则为居民楼。无论是高档的“花园房”,还是普通居民小区,都是这样的格局。这便使这座城市保持了不夜城的特色。凌晨2点多,我从19 楼的高处拉开窗帘,观赏城市夜景,仍是灯火通明,街道上依然有车流和人语。 满洲里是中、俄、蒙三国交界处,决定了它边贸城市的特点,也成为它独一无二的优势。199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沿边开放城市后,它确定了建设国际贸易旅游城的目标,打好基础,招商引资,使这座城市活力四射。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商家来这里“掘金”,类似义乌商贸城的大商家看好这里,一些小业主也施展身手争一席之地。这里更成为俄罗斯人旅游、购物、“淘金”的乐园。大街上,到处走的是俄罗斯人,俄罗斯纪念品商店数不胜数。我们住宿的饭店地处中俄金街,不到一百米的一段路上,就有8家商店挂着俄罗斯纪念品的标牌。店里摆放着俄罗斯生产的望远镜、刀具、套娃、手工织品、巧克力食品等,可以随意砍价。也有很多国产皮货,如帽子、围巾、手套,主要面对俄罗斯人销售。 在俄罗斯,皮货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俄罗斯的歌舞,在这里大行其道。所有上点档次的宾馆,都有这一娱乐项目。连当地年轻人结婚,婚宴上也要给客人安排一场表演。 演员大多是俄罗斯舞蹈学校的实习学生,与宾馆签有合同。节目有舞蹈、独唱,中国人熟悉的老歌《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必备节目,虽然歌曲老,听起来却有一种亲切感。 满洲里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文化品位。城市不大,公园、广场很多,也很上档次。 城北有北湖公园,在一片旧池塘上清淤引水成湖,使城市增添了灵气。 城西有套娃广场。以一件艺术品为主题建一个广场,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广场主体雕塑,是一个大套娃,内部空间用作休息、就餐场所。广场上,大大小小、琳琅满目、各种造型的套娃栩栩如生。很有意思的是,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成了套娃创作题材。这就增添了广场浓郁的文化味,使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 套娃广场西部的俄罗斯艺术博物馆值得大书一笔。这座哥特式建筑,据称是仿照俄罗斯赤塔一座教堂建造的,建筑面积 4600 平方米, 2006 年4 月投入使用。走进博物馆,四壁全是俄罗斯绘画,西方艺术史上的名画,如维纳斯的诞生、泉、丽达与天鹅……,通过俄罗斯画家之手,在这里得以重现。 2000多件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展示了俄罗斯艺术的巨大魅力。 经营博物馆的是王家四姐妹王瑞华、王晶华、王庆华、王力华。她们祖上是山东枣庄人,闯关东来到满洲里。1991年边贸开放,四姐妹领风气之先,频繁往来于中俄之间,搜集了大量珍贵的俄罗斯艺术品。1994年,她们在满洲里办起了第一家俄罗斯艺术展览馆,同时开办了一家俄罗斯艺术品商店,以店养馆。四姐妹在市里名气越来越大。俄罗斯艺术博物馆落成,市里领导看好四姐妹,建议她们来经营,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四姐妹不负重托,投资一千五六百万,连国门景区的红色交通展也一起做起来。文化展成为文化交流的阵地。许多俄罗斯人看了展览后说,在俄罗斯境内也很难看到内容如此丰富的展览。四姐妹雄心勃勃,还设想在套娃广场建一座套娃博物馆,使广场更加名副其实。 一个城市文化的繁荣,需要管理者的眼光,更需要一批有眼光的文化经营者。 短暂的满洲里之行,让人依依不舍。满洲里让人喜爱,因为它开放,充满活力;满洲里令人惊奇,因为它在开放的大潮中成长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城市。中国规划网呼和浩特8月15日电 记者汪志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