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生活 >

我的都市文化研究

时间:2013-01-17 10:4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陈平原

  我之关注都市文化研究,目前处在“提倡有心,创造无力”的阶段。虽在北大出版社主编“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但自家著作只有三联书店刊行的论文及随笔合集《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远未达到原先设定的工作目标。不过,对此课题,我有兴趣,也有信心。

  我曾经说过,同一座城市,有好几种面貌:有用刀剑刻出来的,那是政治的城市;有用石头垒起来的,那是建筑的城市;有用金钱堆起来的,那是经济的城市;还有用文字描出来的,那是文学的城市。我关注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但主要兴趣及着力点明显倾向于最后一种。有城而无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了城与人,就会有说不完的故事。人文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去讲述、辨析、阐释。借用城市考古的眼光,乃是基于沟通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口头传说与书面记载、历史地理与文学想象,在某种程度上重现三百年、八百年乃至千年古都风韵的设想。不仅如此,关注无数文人雅士用文字垒起来的都市风情,在我,还想借此重构中国文学史的图景。

  作为专业的城市研究,必须走出单纯的风物记载或掌故之学;对城市的生活形态、历史文化、精神境界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坚实的学术训练。从2003年起,我和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合作,联合国内外学者,分别在北京、西安、香港、开封召开以“都市”为对象的国际会议。这个仍在继续的工作计划,采用跨学科的思路,兼及文学、史学、考古、地理、建筑、绘画等,目的是尽可能拓展都市阐释的空间与力度。与此相适应,从2001年秋起,我先后四次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设“都市文化研究”专题课。推荐给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包括:《巴黎:19世纪的首都》,卡尔·休斯克的《世纪末的维也纳》,陈平原、王德威、陈学超编《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读本》等。选书的标准,除了学术质量,还希望兼及思路与方法、文学与历史、中国与外国、古代与现代等。凡外国著作,开列原著及译本,希望学生对照阅读,但不强求。

  做都市文化研究的,既不同于市民的执著,也不同于游客的超然,而是若即若离、不远不近,这样才能保持足够的驰骋想象的空间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十年前,我开始有意识地谈论作为都市的“北京”,建议学生们课余时间用脚丈量这座城市,在街头巷尾游荡并拍摄影像资料。因为,以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旧城改造”设想,再过二十年,所有的中国城市都可能“面目全非”。那个时候,要想知道这些城市的前世今生,只能到博物馆里去观看与体察。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学者的严谨”与“文人的温情”之外,还要强调“旅行者好奇的目光”的原因。这里有本雅明的教诲,但也是现实生活的刺激与启迪。对于生活在北京、西安、香港、开封的读书人来说,谈论日新月异的城市,品鉴历史、收藏记忆、发掘传统、体验精神,既是研究课题,也是历史责任。

  对我来说,从事都市文化研究,依旧是一半学术视野,一半现实关怀。在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合作召开的第一届“广州论坛”上,我谈“如何‘养育’世界文化名城”——这句话得到政府及民间很多人的认同,在第二届“广州论坛”上甚至成了分论坛主题。关于城市的口号,我主张在“建设”、“经营”、“打造”之外,加上“养育”一词。表面上是一个动词的选择,背后却是一种城市发展思路。之所以不喜欢“打造”这个词,就因为未免过高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你以为城市是一块铁,只要烧红了——转化成现实条件,就是“有钱”或“有权”——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其打造成刀剑、犁耙或玩具,那是不对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一方水土创造一方文化,同样道理,一方水土也培植一方名城。人需要养育,城也需要养育——包括体贴、呵护与扶持。这是人文学者与工程师或经济学家不一样的地方。(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