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鹰,1982年任《萌芽》小说编辑,1985年调到上海作家协会从事专职创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协理事。主要作品有《王小鹰》、《一路风尘》、《丹青引》、 《前巷深 后巷深》、《新嫁娘的镜子》、《黄山十一小英雄》等。 王小鹰说,外白渡桥在上海市民心中就是上海的标志。它引起人们注意就是去年的搬迁。当时,市民们自发前往送别外白渡桥。“后来得知外白渡桥还会回搬,我心里才有了一些安慰。但是,回搬后的外白渡桥到底什么样子,我也很担心,不希望它重修后不伦不类。再后来,有听说外白渡桥修旧如旧,觉得很好,到时候我要去看看它。” 家住淮海西路的王小鹰很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周围有武康大楼,有宋庆龄故居,还有巴金住宅。作为一名作家,王小鹰同意那些古老的建筑可以激发写作灵感的说法。她表示,与时代同步的东西很难写,特别是写小说。只有那些沉淀下来的,古老的建筑才会让人有深入的认识,有那么多怀旧的情怀。 王小鹰说,自己刚刚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长街行》,就是写自己所在的那个街道的故事。她采访了很多老上海人,发现了个人命运的变化和城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采访了一些政府部门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增加投入,将一些城市记忆保留。 王小鹰不喜欢新天地,她觉得那里不伦不类,旧的东西保留得太少太少。她很高兴听说外白渡桥这座历史的建筑还能够修旧如旧,她说,希望借外白渡桥呼吁,把还没有拆除的城市记忆保留。中国规划网上海3月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