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2012年4月,当地政府开始采取“取缔”措施,拆除了大约400座报刊亭。报亭被拆除后,市民难买报刊,去新的报刊零售点往往要走较远的路。(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继2012年4月拆除了400多座报刊亭之后,最近又拆除了仅存的一座报亭,表明郑州真正成为“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然而,这个“荣誉”的取得,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尚待进一步考证。特别是,在没有征求市民意见的情况下,便贸然推行拆除报刊亭“新政”,至少在程序上出现了偏差,存在盲目冒进、漠视民意、损害文化、践踏民生之嫌。 首先,拆除400多座报刊亭,就等于拆除了400多个就业岗位,就等于砸碎了400多位市民赖以生存的饭碗。应该说,解决市民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地政府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市民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然而,郑州却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替百姓提供更多的上岗就业的机会,反而无端地取缔几百个就业岗位,其漠视群众利益的做法,令人胆寒。 事实上,报刊亭的经营者,大都是老弱病残,劳动能力比较差,是社会上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不等不靠,自食其力,经营一个报刊亭,既解决了自己的生活所需,又方便了市民购买、阅读报刊,还为地方增加了税收,为相关部门增添了收入。对于这样一个有益于社会的群体,政府及相关部门本应该给予关心和支持,为其排忧解难,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退一步讲,对于报刊亭,政府不关心不支持不服务也就罢了,也不能横蛮地拆群众的岗位、砸群众的饭碗。 特别是,拆除报刊亭,伤害了文化民生。正如当地媒体和学者所言:“拆除报刊亭是对城市文化生态不符合规律的破坏”。众所周知,报刊亭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是文化资源和公共信息的集散地,是城市居民的心灵驿站,更是外地游客的旅行指南。然而,随着报刊亭的拆除,这一切将不复存在。很难想象,当一座城市赶走了所有的报刊亭之后,其市井文化、便民文化等,在何处追寻?市民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焦虑、浮躁情绪,向何处沉淀?游子孤寂之心,往何处安放? 据称,郑州拆除报刊亭,是因为其“违章占道、阻碍交通、违规经营”。但事实表明,不是报刊亭“违章占道”,而是群众利益占了公权滥用的“道”;也不是报刊亭“阻碍交通”,而是文化民生阻碍了政绩冲动的“道”。可见,郑州在拆除报刊亭的同时,也“拆除”了群众利益和文化民生。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