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放邮筒一条生路

时间:2012-07-12 16:06来源:广州早茶 作者:陈扬

 

    中国邮政历史不过百年多一点点,而广州人使用邮筒据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们没有必要如此迫不及待地将它们送进历史的博物馆。

    城中媒体报道说,广州有街坊反映市区有不少被废弃的邮筒,还有街坊甚至认为邮筒已成为鸡肋,还要花钱维修,不如撤掉。而邮局方面的回应是,广州市区共1500余个邮筒,虽然近年来邮筒的私人信件已经急剧减少,但商业信函增加很多,总体信件数量并未减少。按照《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规定,在广州市区平均每0.5公里就有一个邮筒,郊区每1公里也有一个邮筒,邮递员在投递信件中会注意观察街头的邮筒是否完好无缺,若有缺损会报告给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不过同一篇媒体的报道揭露说,广州市可以见到有邮筒底座铁皮腐烂,邮筒的门长期被打开。邮筒的去留于是就这样成了话题。

    现代人毫无疑问对邮筒的依赖已经逐渐解除。因为手机已经超过人手一部,很多人出门都是带两部手机了,还有Q Q、Y Y、微信、电子邮件等等层出不穷的网上通信手段,文字语音视频应有尽有……要在广州找到一个几十年没有往邮筒投过一封信的人太容易了,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这不是让邮筒在广州街头彻底消失的理由。半点都不是。

    我坚信广州还有人满怀希望地向邮筒投进细心写下每一个字的信件,又眼巴巴地盼着邮递员的到来收到回信,就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所经历的那样。甚至有不少还不算是老人的中年人,他们也是坚决拒绝网络生活,固执地守候着邮筒。这样的人我认识的也不止一个。也许有人说,他们是社会的少数。我要说的是,难道因为他们是少数我们的城市就有理由忽视他们对邮筒的依恋吗?盲人也是少数,但是我们的城市充满温情地为他们留下了盲道(当然我知道,很多盲道是走不通的,这是城市的缺陷),行走不便的市民也是城市的少数,我们的城市也是充满温情地为他们留下了轮椅通道(当然我也知道,轮椅通道实在太少了!)。既然我们的城市有为少数人的盲道、轮椅通道,为什么不能给同样是少数的市民留下邮筒呢?

    换一个角度看邮筒———城市景观。哪怕现在往邮筒里投信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邮筒就该灭绝了吗?一个邮筒能占你多少地方?拆了它又不能盖起一座玻璃幕墙大厦或者一栋商品楼。而让它们每隔0.5公里地站立在那里,那就是一道城市的风景。它的圆,它的绿色,它的斑驳(如果没有钱翻新的话),它身上的小广告(如果没有时间清理),为什么不呢?邮筒就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多少年来就是这样,为什么偏要到此时此刻才想起要铲除它们呢?

    判别这类选择题的标准往往是“有用”或“没用”。北京路上那一层层的历朝历代的马路现在有什么用?既不能跑马又不能行车,但是用玻璃罩子保护起来了。西门口那半圈的古城墙根有什么用?要说防盗还比不上一个最廉价的铁闸,用栏杆围起来了。这是广州这个城市的文化觉悟,因为珍惜历史。在欧洲的许多城市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一截半截“没用”的残墙,或者一堆堆“没用”的石头。风化着,青苔着,斑驳着,那里的小孩呱呱坠地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这些残墙和石头,直到小孩子垂垂老矣撒手人寰,这些历经了千百年风霜雨雪的残墙和石头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没有人担心有一天它们会被搬走拆迁。

    与广州和欧洲这些“没用”的马路、城墙、断壁、石头相比,广州城里现在尚且“有用”的邮筒实在年轻得像个婴儿。中国邮政历史不过百年多一点点,而广州人使用邮筒据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们没有必要如此迫不及待地将它们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就让它们继续在街头站立吧。有钱有工夫就修理一下,没钱没工夫就让它们继续日晒雨淋吧,反正它们又不阻人发达。

    每每谈及类似话题总有激进主义者狂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NO,这次错了。邮筒还破破烂烂地站着,互联网时代就如洪水猛兽一般地来了。既然如此,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放邮筒一条生路吧!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