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老北京钟声缘何不离其“中”

时间:2012-05-19 09:21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夏明明

 

  

 

  有关部门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使人们重识中轴线文化。北京中轴线上除了宏伟的古建筑,还有当时能远闻的声音,也是隔着时代的声音,是元朝、特别是明清两朝,在中轴线上向外远播、飘动着的声音,这便是中轴线的钟声。到明嘉靖时期,从中轴线南端两翼的天坛钟楼和先农坛钟楼,再到午门朝钟,至神武门钟,止于北端的钟楼更钟,在一整条中轴线上,共有五尊坐落有序的大钟。古代城市噪声低,除了天坛、先农坛朝钟是在皇帝祭祀时鸣响,其余朝钟、更钟鸣响时,内城九门均可听到。没有别的声音能量(包括鼓声、宫中鞭声和中和韶乐声)能够大于它们。

  据说民间有一种忌讳是“送钟”和“丧钟”,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最执迷于忌讳的皇上置这些于不顾呢?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用钟的礼制和规制,其次是朝钟与更钟客观存在的声学特性,再者是这种声学特性所承载的“中轴线文化”。

  用钟礼制集中地反映在中轴线文化上。我国古代向有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等五礼,举行朝贺、皇帝祭祀、献俘、出巡等,皆“午门鸣钟鼓”;皇帝到天坛或先农坛行礼时,两坛钟楼朝钟也要鸣响。中轴线北端钟楼大钟,则是“亮更”和“定更”时鸣响,神武门钟在特定条件下随之鸣响。惟凶礼时,中轴线上的所有钟置而不鸣,明朝由礼部颁上谕,令京城各寺院为刚故去的皇帝“鸣钟一万杵”,或据其威望“鸣钟三万杵”,企盼灵魂升天,增其正念,称“幽冥钟”。

  中轴线朝钟与更钟的声学特性:一是钟声构成一个中心效应,能均衡地传到四周;二是钟声能发出长音,频率丰富,稳定庄重,闻其声可顿生一种庄严神圣之感;三是钟声存在拍频,即频率相近、振幅相等的两个声波合成后,和振动的振幅作周期性变化而呈现上下起伏的“嗡嗡”声,与其他发声器相比,明显有一种声音向上飘动的感觉,增强震撼力和感召力。

  钟体的均衡形象和钟声的“中心效应”,与“中轴线文化”相得益彰。铸钟时要求钟体十分周正,不然挂起来就会偏;钟象征着中心、中央大国、皇权在上、驾驭四方、号令天下,以钟为中心能均衡传声于四周。北京城有西单,就有东单,有西直门,也有东直门,左文右武,东边主阳,西面主阴,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坛内也各有一规制相同的朝钟。声声钟声,回荡京城,但万变不离其宗(中)。

  如今,中轴线钟声的传声条件已变,但其追求本真和均衡的特质没有变,总要有一个中心。中轴线的铜钟大多数还保留着,虽已不能远闻,但近闻钟声,仍能感到其特有的深厚与庄严。(夏明明)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