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已成为长春人的骄傲。` 宋默 王昕睿 摄
雕塑作品《诗情画意》。 孙建一 摄
伴随着第三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的落幕,又有一批世界各国雕塑家创作的精品永久地留在长春,在为市民提供更多可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把长春向世界雕塑名城方向又推进了一步。雕塑,正逐渐成为诠释宽容、大气、开放、包容的长春城市文化的空间符号。 雕塑走进城市生活 上一届雕塑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500多位雕塑家和规划建筑师达成了《城市雕塑长春宣言》,呼吁市民认识城市雕塑的重要意义,让城雕真正走入城市生活。时隔三年,当又一届世界雕塑大会在长春召开,除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和广场雕塑外,长春又增添了国际友好城市雕塑园、长春国际汽车公园、双阳国际雕塑公园、长东北生态湿地公园等“雕塑主题公园”。雕塑正逐渐成为长春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 为发展城市雕塑,我市制定了城市雕塑规划,并决定建设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在广泛听取艺术家和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的方式,汇聚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优秀雕塑作品。 1997年,我市将这一创想变为现实。当年,首届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成功举办,并作为一项定期举办的活动延续至今。从2009年开始,我市将雕塑展的承办权授予各城区、开发区,将更多融合世界各国和地区文化的雕塑带入城市公共空间,让更多市民可以近距离地欣赏雕塑。通过举办12届雕塑作品邀请展、三届世界雕塑大会,我市已拥有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580位雕塑家创作的645件(组)雕塑作品。 对此,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评价说,长春发展城市雕塑的经验值得借鉴。 雕塑公园的文化自觉 在很多人眼里,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已经成为长春市的一个文化符号。而它的建设,无论从创意、规划,还是从创作来说,都体现出一种文化自觉的精神。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确立了具有鲜明精神文明取向和体现人类共同诉求的主题——“友谊·和平·春天”。这是这座城市、也是世界各国艺术家用雕塑艺术语言发出的时代强音,也是遴选入园作品的首要准则。这是一个在空间上具有普适意义、在时间上具有永恒性的主题,必将得到广泛的响应,引起热烈的共鸣。 从矗立在园中的雕塑作品来看,尽管它们来自不同国度,尽管出于不同艺术背景的雕塑家之手,尽管其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在诠释着五大洲共同的理想,诉说着全人类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珍视友谊、企盼和平、让春天永驻人间。 更重要的是,该公园的建设,提升了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使人们对先进文化的感召力有了切身的感悟,对城市公共艺术在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陶冶民众情操、普及雕塑艺术和美学教育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记者 董 馨) 中国规划网长春9月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