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精髓在于“院”。这正是与西洋建筑大相径庭的地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体现。“院”,接天纳地、观日月星宿、享风雪雨露、赏花鸟鱼虫之四时变化。天趣园并非真正标准的传统四合院,而是按标准王府形式设计的中餐厅四合院的跨院,四合院的庭院花园。北京的大型四合院不乏带花园者,尤以王府花园最为典型,如清恭王府的萃锦园,摄政王府的鉴院。建于市中的四合院花园平面多为矩形,空间平板狭窄,又因北京缺水,多以叠山为主。造园者,贵乎因地制宜,天趣园设计时,根据基地形状和使用功能:建筑布局不拘泥于四合院的对称形式,而是汲取了它的精髓,并融入了南方住宅建筑的自由多变,灵活均衡;建筑形式也不拘泥于传统四合院的硬山卷棚,而是运用了悬山、歇山、录顶等多种形式;庭院规划更是引入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神韵,异于北方私家花园的叠山为主,而是近全园面积三分之二的水面,简直就是“水园”。建筑与园林穿插融合,对景因景,相互呼应。
四合院建筑的庭院,与居住建筑比邻,占地有限,又无真山真水可利用。在有限的面积里,要使庭院层次丰富,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园林,建筑又能方便实用和景观优美,天趣园的建筑采用了周边布局。这种布局可充分利用空间,建筑使用面积最大,又不会使庭院有局促拥挤感。四合院庭院四周的建筑一般是内向型的,背外向内,不仅使庭院得到充分强调,而且建筑间互成对景,互为因景。天趣园的建筑吸取了这一优点,又做了局部的变化。一般的四合院外是胡同,无景可观,这也是四合院庭院建筑内向布局的原因之一,而天趣园外却是商业建筑(西侧比临中餐厅,东侧隔胡同是西餐厅)和园林景观,故而建筑局部设计成双向使用。 天趣园为一进院,主入口在院子南侧居中,从北部看在院子的东南角。大门采用了第二等级的金柱大门,五檩前后出廊硬山卷棚。大门两侧倒座为花卉展厅。大门突出,两侧倒座退进,倒座耳房再突出。与传统四合院紧邻胡同不同,这种处理手法丰富了立面,更加凹凸有致,且留下了半围合的绿化空间。倒座为进深柱高都低于大门的硬山卷棚,设计也突破了传统四合院南墙封闭实墙小高窗的形式,南侧600毫米高坎墙上到额枋底,柱间全部为灯笼套的大窗。倒座两侧耳房硬山卷棚,和传统四合院倒座形式一样,围合了门前空间。从西侧倒座向北折向西为抄手游廊,通过一腰门与中餐厅相连。西侧倒座耳房为管理用房,与抄手游廊围合出一小院,透过游廊和主庭院既分既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从东侧倒座向北抄手游廊与东厢房前廊相连。东侧倒座耳房为厕所,与抄手游廊,东厢房围合出另一小院,透过游廊,厕所既能被看见又相对隐蔽。 天趣园西侧由中餐厅的东厢房围合,其东侧墙基本上是实墙,于中间网开一面。在中餐厅东厢房后中间接一大两小开间歇山抱厦,为天趣园的西厢房(后施工原因改为平顶)。西厢房临水,可供本院和中餐厅的游人歇息观景。其借鉴了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 。东厢房有南北两栋:南侧是虫类展厅,硬山卷棚前出廊,退后到院东侧的拐把凹进中,这就增大了庭院的进深。其后侧向胡同开门对西餐厅大门;北侧是鸟类展厅,因庭院东西宽度较小,设计成重檐录项八角半亭。柱间用通透的整块玻璃围合,保证了使用功能,又不破坏传统建筑的形式,且利于景观。下檐内展观赏鸟,上檐内饲养放飞信鸽。倒座,东厢房间,北房游廊相连。
天趣园的建筑并未按传统四合院轴线对位左右对称布局,而是借鉴了江南园林建筑的自由灵活,均衡有致。南侧大门并未正对北侧正房,而是稍往东一些;西侧榭也未正对东侧半亭或硬山卷棚,而是在两者之间。这种“错位”的手法在颐和园的建筑园林设计中多有运用,符合现代景观设计的三角对位,是当年乾隆南巡后,取自江南,对北方园林建筑布局的突破革新。天趣园建筑布局的“自由灵活”并非任意随便摆放,是根据功能和景观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是经过设计酌意而成。看似无序,实乃有律。 中国规划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