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佘宗明 近日,河南省荥阳市出台措施,要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位慈善大使,准备将荥阳打造成“慈善城市”。据悉,市委、政府出台政策中,包括设立“慈善饭桌”,让饭店最低捐出顾客饭钱的10%;在基层设慈善组织及负责人,发动民间慈善力量等等。(8月11日《河南商报》) 有个文化学者说过:中国城市有种“城市符号”的情结,有时甚至刻意构筑地方特色,为获“美食之都”“花园城市”之类的头衔。这句话就切中了荥阳市的意图,通过大打“慈善”牌,营造全民慈善的氛围,进而编织自身的独特符号。 荥阳市建设“慈善城市”,是对“慈善文化”的弘扬,激发人的向善之心。平民慈善,也是对民间爱心能量的开掘。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我国每年捐款约75%来自海外,15%来自富人,只有10%来自平民;而美国85%的捐款,都来自普通民众。荥阳市发动平民慈善,作用积极。 但动机善,不等于方式可取。荥阳市的具体做法,在许多方面有待斟酌。首先,慈善是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组织的,对弱势的救助活动,市委、政府按理说只能倡导,不能强力干涉。可荥阳市委任各级干部为慈善组织负责人,加以管理。民间性的“慈善”走上行政力依赖,让慈善变了味儿,也体现了“包办意识”或者说是“家长主义”下政府的自我扩权。 其次,慈善本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任何索捐或逼捐,都是道德绑架。可从荥阳市“红色文件”中,我们却看到“逼迫”痕迹——某些饭店得捐出顾客消费金额的10%以上,并由人监督。道德大棒压头上,饭店总有一百个不愿,又能怎样? 还有,慈善文化的构建、慈善氛围的营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全力发动”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的是长期的风气浸润,从思想浇灌、程序完善、模范带动等多方面着手,没有良风善俗的土壤,慈善“工程”终会倒塌。 最后,慈善不能是“勒紧裤带捐口粮”,人们必须保暖在先,才有慈善在后。像当地百姓说的,“日子过得紧巴,哪有精力募捐善款”?片面追求善款金额,不考虑前提,只会苦了百姓,靠不了谱。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