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特约评论员:李北陵 前不久,我在一篇题为《透过媒体看城市的文化氛围》的文章中表达了一个观点: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文化氛围浓不浓,主要看三条,一是商店的取名、门外匾额的题字和装饰;二是书店和文化场馆的分布和文化消费场合来往的人流量;三是当地媒体的文化含金量和所透示的城市文化生态。 没想到,这篇论说深圳城市文化氛围的文章,引起了许多媒体主意,并约请就城市文化再写评论。 由是决定再议一题:商店的取名、外面匾额上的题字和装饰,是否影响城市文化氛围? 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实例更有说服力。 笔者所在的城市,堪称全国不多的商贸中心城市,但遗憾的是,商店取名的文化水准整体偏低:一是露,二是土,三是俗,四是怪。 所谓“露”,就是取名过于直露,比如“棉絮加工店”、“性保健品店”、“自动麻将连锁店”,甚至经营产品和服务也一古脑儿全堆到店名匾牌上,让匾牌不堪重负。 所谓“土”,就是取名俚语化,比如饮食店,不乏土气十足的“便民食店”、“二胖小面”、“坎下火锅”、“将就吃小食”、“好又来饭馆”等等。 所谓“俗”,就是雷同、跟风,比如店名叫“两江”、“渝州”“山城”之类的食店、理发店、鞋店、水果店一大串;短视地追求时尚、吉利、实惠、不中不洋也一窝蜂,店名中“来福”、“有福”、“豪华”、“平价”随处可见。 所谓“怪”,比如我家附近,一家火锅店竟叫“猪圈火锅”,在市中心区,有火锅店名“夜福”、“滴滴味”,看到这样奇怪恶俗的店名,自然联想到肮脏、有毒的“猪圈”、“夜壶”、“滴滴畏”,谁还愿光顾? 可紧邻的成都不一样。多次去成都,就发现成都的大小商店都特重取名和招牌制作,店名大多文雅,较少土俗之气;商店匾牌装饰简朴,突出名号,古色古香,而且普遍喜欢书法家题字,极富浓厚传统韵味,给人以美感。 几年没去成都,不知现在情形怎样。但我相信,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不会被浮躁风气轻易冲走。近日偶读一篇外地人谈城市文化的文章,就证实了我的断想:成都著名的春熙路,有家火锅自助店,取名蛮有诗意——“绿满家”。这家火锅店,女厕称“轩中听雨”,男厕叫“亭中观瀑”,连厕所取名也演绎出诗情画意,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两相比较,文化的高下不言而喻。它生动地告诉我们,店名和匾额有着“一点三边”的关联,店名和匾额这“一点”,联结着三边:一边是商家,一边是市民和顾客,再一边是城市。这三边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店名作为商家的招牌,是城市文化中一个不可轻看的“符号”,它既因传播、推销、审美的功能发挥是否适当而关乎商家的生存,也向市民传播观念和文化,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通过店名表现出来的物质利益追求大于伦理价值追求,商业功利性重于社会文化责任,对社会的污染,文明的损害,城市整体形象的破坏,绝不容忽视。 我这样说,并非主张一个城市满街店名都只能是高雅的“阳春白雪”,不能容纳通俗的“下里巴人”。我想说的是,店名及其匾额作为商业文化,既要讲求个性,也要给人以美感;既当恪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也当自觉承担城市文化传承的责任。当我们看到,一个城市中露、土、俗、怪的店名比比皆是之时,就不能不反省:城市如此缺少文化,何谈建设现代文明的大都市? 而今早已进入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城市、商家之间的赛局,很大程度决定于文化力的较量。城市的店名和店名背后所隐含的理念,反映城市的追求和市民的精神境界,折射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底蕴,是城市极宝贵的无形资源和软环境竞争力。这决定了,如何让城市里的店名和匾额更文化一些,不只需要商家多动脑子,也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媒体和市民们更多关注、共同促进。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