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西宁的三大城市符号

时间:2010-04-18 10:4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一个城市的符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景观的形象和个性,包含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一座古旧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的符号,一条商业大街就是一个城市经济的符号,一种文化载体就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符号。

    城市符号,是一个城市的鲜明特征。因了承载背景的不同而相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符号就是城市的代名词。比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上海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电视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在岁月的流逝中,传递和演绎着城市所特有的灵魂和形象,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代表,成为一个城市不可泯灭的象征。在以城市建筑为标识的符号后面,更有以文化,美食,风土人情,人文个性为代表的软符号。它来自于城市本身的底蕴与内涵,体现了城市的一种文化、一个品牌,一种胸怀,以及它所承载的生态环境和精神力量。在更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魅力。它是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的载体,是识别城市的一张通俗易懂的名片。
    笔者认为,高原古城西宁的城市符号主要有三个,即虎台、东关清真大寺和昆仑桥,它们既有代表西宁历史的,也有西宁特殊宗教文化的,还有西宁现代城市发展的。
 
    虎台
   
    虎台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凉王在西宁建都时的重要遗迹,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樊梨花西征时点将的地方。这个高大的土台是南凉王朝第三代君王溽檀于公元402年,高台由黄土夯成,共分九层,高九丈八尺,用他的太子“虎”的名字命名修建的阅兵台,“虎台”之名由此而来。《西宁府新志》中记载,台的东面有四个高七丈多的土墩,墩与墩之间相距二百一十丈,只有东北角一墩高一丈多,台西面还有相连的六个小墩,不知为何时所筑。只是当年宏伟的建筑,如今已经荒颓,只剩下土台一座,被包围在高大的现代化的楼群建筑之间。

 传说南凉王曾在台下阵兵十万,以炫扬武力。西宁诗人李焕章《虎台怀古》一诗对此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忆昔南凉图霸王,仗铖登台曾誓师。飞杨大纛接云汉,鼍鼓声中画角吹。鲜卑畏威来献马,青海部落拜台下。兵卫森列顾盼雄,观者如山语呕哑。今日读来,仍有一股铁马金戈的气势跃然于纸上。然而,这个兵卫森列,顾盼自雄的小王朝,在历史上仅存了十八年就灭亡了。西宁诗人基生兰凭吊虎台,缅怀往事,写下一首诗:在昔南凉王,穷兵复黩武。纵横河湟间,动辄提桴鼓。为战国必亡,率为西秦虏。 也隔几沧桑,岿然历千古。 登上虎台,西宁风光历历在目。 1957年虎台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海省的文化历史上有着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座落在高原古城西宁市东关大街的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10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文提卡尔清真寺等并称为西北最大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相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据寺内《重建西宁大寺碑记》记载:西宁清真寺,“创自明代,毁于兵整。”另《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记载:“西宁清真大寺,创自明代,屡经兵资,其地送废。”据1961年编的《西宁市志搞》载:“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相传明洪武年间,由明将军西平侯沐英,建议明王朝初次修建的。”大寺初建时,规模狭窄,结构简陋,后历经沧桑,曾几度拆毁,几度修复才具现在之规模。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韩二个领导回族、撒拉族人民起来反清。清统治者在镇压苏四十三起义时,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折毁。清咸丰末年至同治初年,陕西一带的数10万回族人民,在白彦虎等人的领导下,因不满清廷统治,又揭竿而起,举起反清大旗。清政府调遣湘军左宗棠部和甘肃马福样部前去镇压、在重兵攻击之下,起义军节节引退,最后辗转到西宁。此时,原起义军出身的西宁府知府马桂源和其兄西宁镇总兵马本源两人对起义军寄予同情,并和起义军联成一气,并守西宁。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宗棠部攻破西宁。次年(1873年)春,湘军部将、西宁镇总兵何作需将重新修建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再次拆毁。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甘青河煌地区的回族、撒拉族人民在韩文秀的领导下,武装反清,清政府命甘肃马福样前去镇压。同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河惶起义”被清政府镇压,重建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又被清政府拆除。此次将大寺夷为平地,只剩下几座柱石。同时,清政府还派人监督,不准在原地进行宗教活动。直至辛亥革命以后,民国2年(1913年),为重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青海各界各族人士纷纷捐资,动工修建,于民国3年(1914年)完工。1916年,因大胜方位不正,又将大殿全部拆除,从外地请来工匠,重新测定方位进行扩建。1946年至1947  年修南北楼两座,唤醒楼两座,水塘一座,饭厅宿舍等80余间,铺面3间半,西式大门、重门各一座,自民国35年开工,迄36年4月,始告落成。至此,寺之规模宏大。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1949年9月5日,西宁获得解放。9月9日.西宁地区的回族群众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院内召开隆重的庆祝大会,王震、廖汉生、王恩茂等同志参加了大会。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曾先后到大寺参观访问,陈毅同志还特为大寺捐赠人民币1000元。在“文革”期间,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曾一度关闭,后又称为“西宁市城东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大寺于1979年6月19日重新开放。1981年省政府拨款8万元重新油漆粉刷,使大寺面貌焕然一新。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占地总面积为20多亩,建筑总面积4654平方米,建筑物雄伟壮观,具有中国古老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特色、大寺的正门,即“前三门”,是一大两小的绿色西式大门,高10米,宽15米,门顶横幅匾额镶有金光闪闪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8个大字。进了“前三门,约30多米处,在数1O阶花岗石的台墩上耸立着5个平顶拱形门,称为“中五门”,高近1O米,宽为21米。“中五门”南北两侧矗立着两座宣礼塔.穿过“中五门”,南北是两座老式木楼,北楼为接待室,藏经室、会议室等,南楼为阿訇进修班教室、学员宿舍、教研室等。两楼中间是面积为4490平方米的大院。大院西面,是座落在两米高石基之上的礼拜大殿。大殿面积为1136平方米,其外形仿照明代“金銮殿”的形式,砖木结构,外壁全用大青砖砌成,坚实牢固,饱经风霜,完好无损。前廊两侧各种图案精雕细刻,大殿屋顶覆以彩色的琉璃瓦和小青瓦,殿脊中心竖有3个金黄色筒形宝瓶,灿烂夺目。此外,大殿右侧为阿訇、满拉的宿舍,南楼背面为男女沐浴室和殡葬室。

    西宁东关大寺原存有许多历史文物和资料。据老人们回忆,大寺对面原有一处记载大寺历史的碑亭院,院内竖有十几座石碑,其中有一座高达1丈有余的红沙石碑,有历代皇帝的圣旨和明太祖朱元漳所赐的“百字赞”。这些资料多已不存,现寺内仅存有3座石碑,其中两座石碑立于民国37年(1948年),即重刻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和《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另一块是立于民国3年的书有《重建西宁大寺碑记》的原碑,碑面剥落,有些字迹模糊不清,现立于大殿左侧。
 
    昆仑桥
    
     矗立在中心地带的昆仑桥是近年来西宁城建变化的标志,独特的设计凸现西宁的都市气息。特别是现在,当夜幕降临时,昆仑桥与中心广场及周边的高层建筑上的灯光交相辉映,让夏都的夜景更加美丽。

    总投资12402.3万元的昆仑桥属南干道一期工程,是西宁市持续发展储备后续建设项目之一,主要以解决109国道过境交通为主,减轻过境车辆穿越市区所造成的城市道路拥挤、交通紧张的矛盾,切实提高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昆仑桥西起昆仑路,跨越儿童公园、南川河和南川东路,东与玉树路相衔接,是南绕城快速路上的重要工程。昆仑桥为单塔双层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全长1132米,其中桥梁设计总长为1026米。在黄河路与长江路设环岛立交,黄河路立交环岛直径40米,长江路立交环岛直径64米。昆仑桥的文化气息主要体现在独塔疏索型斜拉桥,主塔采用劲性骨架,四根空心箱型方柱组成塔高69.5米,塔顶设置直径5米的装饰性球体。昆仑桥分上下两层,桥宽20米,上层为机动车道桥,长678米;下层为非机动车道桥,长348米。东西引道长454米、宽50米。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