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熔铸长春城市灵魂 解读城市文化定位

时间:2009-12-17 15:1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近日,记者就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把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一事,采访了省政协常委、文化教育卫生委员会主任,省传播学会会长吕钦文,现将谈话记录发表于此。
  记者:长春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把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您怎么看这件事情?
  吕钦文:这体现了长春市领导对城市文化的重视,说明已经形成了明晰的城市文化发展理念,是从长春历史、地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又高瞻远瞩、面向未来,推进长春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实际上是给长春文化定位,是熔铸城市风格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城市走向文化自觉的选择与认知,对于增强长春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记者:请您概括一下,什么是城市的文化定位?
  吕钦文:所谓城市的文化定位,就是“城市与众不同的存在与发展方向”,也就是寻找城市的风格,独有的鲜明的个性、特点。城市特色制约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体现文化特色。或者说文化定位就是确立一座城市的主题文化,是城市现存文化风貌的概括,也是城市价值目标的自觉追求。它构成了城市的主格调,城市发展建设的中心概念。所以,给城市的文化定位,就是熔铸一座城市灵魂的过程。 
  记者:请您谈一谈,建设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吕钦文:最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就是培养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素质的市民,培养与文化相适应的城市精神,形成与城市特色融为一体的社会氛围和感觉文化。
  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不能提一个口号就完了,它要引导城市各行各业、全体公民认真思考: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公民,自己到底为城市发展、建设做什么贡献?
  热爱长春,就必须要了解长春,要组织力量研究长春,将其置于东北亚和全球大背景下,找准我们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的立脚点和生长点。对于每一个市民来说,“谁不说俺家乡好”?问题在于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城市,能够表达出来,说出一二三四,成为城市形象的建设者、传播者。
  城市主题文化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已经提出“建设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新的背景下,应该有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重点实施方案。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也是城市魅力的展现。对于特色的发掘、概括和认知非常重要,但是保护和发展、弘扬和创造城市特色更不能忽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要有这样的概念。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品质等方面的舆论宣传,都应有明晰的概念和扎实的行动。
  我们着眼的不仅是物质建设,更要重视城市文化内涵的形成,硬件、软件一起抓。经过一代人、几代人的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努力,长春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
  城市文化定位遵循什么原则?
  吕钦文:21世纪是各国知识、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城市间的竞争将愈益加剧,城市发展建设的同质性、趋同性和“千城一面”的现象也会非常普遍,人们极易在走向现代的路上,迷失和丢掉城市的个性特点,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定位。也就是说,每个城市原有的传统、固有的文化、地域的特点,会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丢失与消解,城市功能的趋同、技术的通用、文化的交融,给人们出了难题,到底怎样给一个城市做文化定位?
  一般来说,城市文化定位要遵循这样四条原则:
  一是要承传城市的历史文化。文化不能割断历史,成为飘飞无根的蓬絮,城市定位最主要的是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源流中挖掘;
  二是要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地域性因素,这就构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确立城市文化定位,要从地域文化中寻找根系;
  三是要符合人们的心理感情。人们常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城市的氛围、色彩、味道,这是活跃于这个城市里人的情感、心理的折射,城市的文化定位要使城市公民有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
  四是要契合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一天天在长大、丰满、变美,与时俱进,这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和人为塑造的过程,城市定位不能脱离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反过来,城市的发展建设更要紧紧围绕城市的文化定位进行。
  如何认识长春的文化特色?
  吕钦文:正如你所说,长春最鲜明的特色是文化。多年来长春就被说成是文化教育城,这已经成为共识。这里的电影文化和汽车文化是共和国最深刻的记忆,电影和汽车可以成为长春人和外地人交流的最初话题,它并不因电影业汽车业的竞争态势变化而消失特色,因为“新中国电影摇篮”和“中国第一汽车”已经深入人心。可以说,电影和汽车是移动的长春,随着拷贝、轮胎以及无数典型艺术形象走向全国、世界,走到人们的记忆深处。长春拥有全日制普通高校26所,在校学生33万人;有独立科研机构102个,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0人,这样的数字已经彰显出城市智力密集型特征。倘若再细数这里有东北第一所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有东北最有影响的师范大学,以及一条条骄人的学术谱系,那些在光学、应用化学、固体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大师级的学术人物和具有新中国奠基性的贡献,更是让人对这座城市怀有一种科学文化的自豪感、敬畏感。
   怎样理解“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  
  吕钦文: 城市特色文化定位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对于长春,有电影城、汽车城、雕塑城、生态城等多种表述。一个城市当然是丰富多彩的,但从城市个性说,显然不能一城多面,必定有最具标志性、概括性的特征。而以上所说,无论单独提出哪一个作为城市主题文化,都显得不够份量,无法概括城市的文化品格,还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遮蔽,使城市性格变得模糊不清。
  正是依据城市文化定位的4个原则,长春市做出了建设“东北亚文化名城”的决定,这是对长春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提炼,是实事求是的结论,完全符合长春这座城市的实际情况。它对于提升长春的魅力和品位,突出城市的目标感和发展建设方向,凝聚和彰显城市的精神文化特色,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代文化名城”为什么要冠以“东北亚”?  
  吕钦文:之所以把长春置于东北亚区域的背景有充分的理由。从地理上看,长春地处东北亚辐辏地区,它同周围的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接壤或相邻,长春至哈尔滨、沈阳、延吉的直线距离在400公里之内,与北京、大连、朝鲜平壤、韩国首尔、俄罗斯符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直线距离在1000公里之内,至上海、蒙古乌兰巴托及日本全境直线距离不到2000公里。东北亚地区拥有5.3亿人口,是占世界经济总量五分之一的庞大市场,长春正好处在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
  东北亚概念,是长春的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得到原国务院国际问题总干事宦乡、副总干事高锷和卸任大使陈抗、杨守正、肖向前等人的支持。1988年,省里在长春成立东北亚研究中心,创办了《东北亚研究》。而后吉林大学成立了东北亚研究院,创办了《东北亚论坛》,对东北亚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多在长春,仅关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的研究所就有10几个,主要的研究力量和大学相关外语专业也集中这里。长春每年都要召开多次有关东北亚问题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这里的研究机构还曾组织探索“东北亚丝绸之路”,提出和参与珲春开发区的建立。直到最近,省发改委和长春的专家学者还酝酿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立,这一切都是置于东北亚视野之中。
  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落户长春,使长春的东北亚背景更加突出,城市在东北亚的地位更加引人注目。这是国家大型综合区域展会,立足东北亚,面向全世界,吸引了几十个国家和跨国公司参与。从2005年开始至今博览会已经举办4届,形成东北亚各国共同面向机遇、寻求发展的良好态势。东北亚博览会也因而成为长春与东北亚国家联系的纽带、交流的平台,成为促进长春发展为东北亚区域重要城市的有力杠杆。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吉林长春与东北亚的紧密联系。根据省市领导的建议,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都有“聚焦东北亚”之类的专栏,播出以来,营造出很好的地域经贸文化氛围,引导人们对东北亚各国密切关注,自觉置于这样的区域背景下,在国际视野中观察和思考问题。长春是东北亚经贸交流的舞台,也应是东北亚文明对话、文化交融的场所。在当今国际竞争、信息融合、技术趋同的时代背景下,一定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受到严重挑战,长春有责任有能力承担起培育、展示和交流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使命,使之在发展过程中崛起为充满动感和魅力的东北亚文化名城,并凭借深厚的文化根基引领和促进东北亚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样,东北亚与长春就有了不解之缘,东北亚越是引人注目、喊得越是响亮,长春的城市知名度就越高,影响力就越强劲,对人类的贡献也就越大。
我还要重复地说,长春地处东北地区中心、东北亚区域中心,有责任有理由成为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所谓中心,不是为了争什么虚无的东西,不是一种自我标榜、自我陶醉,因为这仅仅是城市的区位特点。我们要强调的是责任和义务,中心就要给人们提供便利,提供平台。这里应该四通八达,眼观六路,八面来风,经济文化气氛浓郁,东北亚各国经济文化在长春融汇交合,这座城市的区位特征也在交流中变为发展优势,形成鲜明的文化特点。所以,应该把精力用在搭建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平台上,邀天下宾客,会四海友朋,建成风云际会、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的东北亚现代城市。
(记者 毕馨月)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