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风采 >

泉州:“二次创业”燃激情

时间:2012-06-08 17:47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为之

  从泉州湾畔到戴云山下,从湄洲湾南岸到泉南水头,五大战役的每一个项目工地,都是热火朝天的场景。

  两年来,在“打好五大战役,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热潮中,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一的泉州市,干群一心,政企互动,群策群力,加快“二次创业”步伐,经济大市正加速变身为经济强市。

  民企转型提升 吹响号角

  不是特区,但民营经济极具活力的泉州,被海内外媒体誉为“民办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泉州敢拼会赢,经济总量从全省末位到连续13年首位,成就了“品牌之都”、“泉州模式”。去年,新增亿元企业374家、上市公司14家,至今两者总计分别达1500多家、74家,其中九成是民企。

  然而,泉州清醒看到,走过首轮创业的黄金30年,国内外宏观环境急剧变化,粗放的发展方式渐入穷途,企业普遍遇到用工、融资、汇率、碳税等瓶颈。

  龙年伊始,泉州召开千名企业家大会。会上,泉州出台《关于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若干意见》等4份政策意见,加上此前出台的关于现代物流、总部经济、自主创新、人才政策等服务扶持企业的政策意见,形成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组合拳”。在这次大会上,省政府颁布为泉州“量身定制”的十条鼓励措施,支持泉州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生态特区”,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泉州市委书记徐钢指出:“首轮创业成功之后,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在量的积累中加快实现质的提升,再一个30年的发展动力就会不足,泉州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远。”他向全市企业家发出号召:“着眼于转变提升,拿出过去30年积攒的财富,更多地投向符合科技进步潮流、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产业领域,推动广大民营企业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知识、人才。”

  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是发展方式转变、企业“二次创业”的关键。技改扩建、品牌塑造、深化管理,泉州制造业不断自我磨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100多家企业摘取中国驰名商标,做大做强,成为行业标杆,资本市场的“泉州板块”分外引人注目。泉州首家在港上市的民企、国内生活纸业巨头恒安集团首席行政执行官许连捷认为:“泉州企业涌现的上市潮,让许多出身‘草根’的企业,大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思路更开阔,经营手笔更大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国际企业。”

  城市建设管理 全面嬗变

  去年初以来,一场以“提升”为核心、以“大规模城市建设、大范围城市更新、大力度城市环境整治”为总体要求的“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激荡着泉州城。在更新的平台、更高的水平上,泉州开始全方位的嬗变。

  如果说泉州的首轮创业发端于农村和乡镇,那么,“二次创业”则要更多依托于城市。

  面对泉州中心城市不大不强的窘境,“环湾、向湾、同城化”的战略横空出世:环湾城市框架,让98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增强带动力;向湾将聚合县域经济实力,让泉州优质的县域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同城化则打造更宽广平台,让跨海大桥、高速铁路、航空口岸等海陆空交通无缝连接,让资源流动更迅速、更顺畅,更好实现产业、港口、城市联动发展。同时,大力提升城市功能,规划建设东海、城东、江南、北峰、晋江滨江五大总部经济区,力争经5至10年努力,基本形成“总部企业聚集、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带。这是泉州人的“大城市”梦想。

  随着“城市建设管理年”的纵深推进,城市建设朝着更加宜居宜业的方向按下“快进键”。泉州市区首条绿道着手建设,沈海高速泉州段86公里沿线范围启动森林生态走廊,沿线建筑物也将用闽南艺术统一改造;泉州湾、田安、站前、城东-东海等一批桥梁、通道加速推进,接起环湾主干道路系统……2011年,总投资约979亿元的159个城建项目,推动泉州城市建设由量变走向质变,使环泉州湾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功能逐步健全。

  一座座大桥,如横卧江海上的一道道彩虹,把泉州推向一个环湾面海的新时代。泉州市实施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确定城市规划区总范围2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980平方公里,重心指向泉州湾。

  泉台区域合作 渐入佳境

  在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海峡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工地上,由央企中国北车投建的三幢超大工业车间(各190多米长、160多米宽),已拔地而起。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吴汉宗介绍,依托海峡轨道交通项目,泉州台商投资区将打造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绿色智能交通产业示范园区。

  连接台商投资区与泉州中心城区最便捷的快速通道——南北主干道正在加紧施工,这个总投资超过4亿元的大道建成后,将有效打通该区工业园区与秀涂港的通道。与此同时,投资区的多条道路也在拓宽改造,形成“东西五条干道、南北五条干道”路网,支撑起台商投资区的大开发、大建设框架。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目前,泉州台商投资区已全面进入收获期。

  作为新增长极,泉州台商投资区瞄准台湾制造业百强、世界500强等高端企业招商,引来南方路基、台湾晋亿物流、台湾天岗精密机械等大项目,总投资额达110.8亿元。在湄洲湾南岸,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使新兴的泉港区成为全国九大炼化基地之一。这个石化航母对海西经济的巨大带动力,引起台湾石化同行的高度瞩目,30多家带动性强的台湾石化企业前来对接。

  泉州是台湾45%人口的祖籍地,对台合作交流优势突出,尽管引进台资起步较晚,但起点更高、平台更大,通过创新台资引进机制,全方位开展对台经贸合作。

  泉台经贸的有效互动,带来台商投资的更快集聚、更大提升。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泉州后来居上,跨越前行。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