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中心书城读书。
晶报记者 谢银波/文 张定平/图 昨日,“深圳十大观念之全民阅读理念暨4·23世界读书日”座谈会在中心书城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主任王京生出席了座谈会。来自我市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的20多位嘉宾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文化深圳、建设书香城市等方面展开讨论。 接近两小时的畅聊,王京生将其概括为“快乐,轻松,亲切”的时光,并感慨,热爱读书的传统,深远地影响着深圳的现在和未来急功近利者、完全的物质主义者,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好大喜功者、热衷于搞文化作秀者,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推广全民阅读,城市的未来才有前途,市民才能真正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西方有贵族传统,这是他们的文明传承方式。中华文明靠什么去传承?王京生对中西文明传承进行比较后,总结说,“书香门第”是中华文明传承方式之一,也即是读书。他透露,他一直考虑,在深圳书香人家的评选基础上,评出深圳的书香门第。“有人说深圳30多年历史,哪有书香门第?有人说,正是开山破土的时候;我觉得,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他说。 读书月如何进一步发展?在王京生看来,读书月要经久不衰,就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创意过程去运行。但这不仅仅是创造消费文化,更应该创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的文化。“我特别强调力量型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表象的文化繁荣不一定是好事,是什么内涵的文化繁荣很重要。”他说,一座城市要长盛不衰,必须坚持智慧型、创新型、力量型的文化,这恰好是世界读书日提出来的主旨。深圳之所以提倡深圳十大观念,也因为它是力量型文化。 作为汇聚深圳改革开放30年观念创新成果的书籍,《深圳十大观念》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龙华新区还有市民别出心裁地自发创造了“深圳十大观念”主题漫画,贴在社区宣传栏内。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宣柱锡透露,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和外宣办等单位在策划论证推出《深圳十大观念》的升级版,包括青工读本、青少年读本、英文读本,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现场焦点 A从全民阅读走向公民阅读 在居深作家梅毅看来,深圳注重以人为本的概念,可以逐渐使全民阅读发展成为公民阅读,通过阅读使个人和社会的连接更为紧密,使阅读质量进一步提高,采取灌输、指导的方式使公民阅读成为有理性有选择的阅读,进而开悟公民权利,使阅读成为智慧阅读和幸福阅读。 B给忙人推荐让心灵闲暇的书 文化学者胡野秋说,多年来,读书月核心群基本上是读书人,因为热爱读书聚集到一起,这是中坚力量,但有这么一个群落,他们在社会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但因工作忙碌而无暇阅读。他建议,为吸引“忙人”来阅读,可在每年读书月的推荐书目中,给这群人推荐让心灵闲暇下来的书,比如说文学、诗歌、散文等。“这些书正是他们心灵中最欠缺的,解决这一群体的阅读需求,文化深圳又上一个台阶。” C热盼有更多独立特色小书店 “更多的公益阅读组织,更大力度的向外推广,更好更多的独立特色的书店,主题更明确的年度阅读主题。”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胡洪侠一口气提出四个建议。 如何更全面地开展文化深圳建设?胡洪侠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在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方面,书店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深圳拥有大书城,但缺少地标性质的、独立的、有特色的小书店。而恰恰是小而精书店,能凝聚特定的读者群。“书店的形态要丰富,链条要完备,政府应在扶持民营书店方面率先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这也是文化深圳建设的一部分。”他建议道。 他还表示,深圳应积极申请“读书之城”,申请本身就是一个推广过程,不过,在推广过程中,还要注意“引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如吸引香港书展在深圳路演,让市民共享。 D民间阅读组织亟待扶持 全民阅读背景下,民间阅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独具亲和力,以“小清新”的姿态,受到市民喜爱。在昨日的座谈会上,“民间阅读组织”成了不少与会者关注的话题。 中国新闻出版报魏晓薇说,深圳民间对阅读需求越来越强烈,会催生出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层面的关注和支持。来自三叶草故事家族、首次参加座谈会的李迪也亮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没有在7岁之前养成阅读习惯,之后要养成阅读习惯,需花费很大的力气。我觉得,阅读深圳,很重要的一点,应该从孩子开始。” 一座城市要长盛不衰,必须坚持智慧型、创新型、力量型的文化,这恰好是世界读书日提出来的主旨。深圳之所以提倡深圳十大观念,也因为它是力量型文化。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