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风采 >

文化决胜负

时间:2010-08-26 10:49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刘丽丽

    从财富追求到文化梦想,从经济深圳到文化深圳,从“制造型经济”到“创意型经济”……深圳30年的巨变史诗中,每一步足迹都彰显着文化的魅力;深圳今后的发展,文化依然是核心推动力。

    文化的力量呈现一座城市的奇迹与光芒。今天的深圳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的先锋城市,“文化加科技”等文化领域的“深圳经验”越来越多地被全国各地复制。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冲击下,深圳文化产业逆风飞扬,增加值达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GDP比重达6.5%。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已实现增加值约280亿元。

    深圳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在全国名列前茅。刚刚出炉的2010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排行榜上,深圳凭借创新文化的城市特点,领先于北京、上海、西安等文化名城,位列第二。

    以文化决胜负,深圳人绘出了美丽画卷。用创意追未来,将铸就城市的新荣光。站在30年的新起点上,深圳正以急行先锋的姿态走向文化强市。

    一

    特区建设者当年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承受着“文化沙漠”的嘲讽和压力。那时全市只有原宝安县一家戏院、一间书店、一座展览馆。每到节假日的“空巢”现象更令人们缺乏家园感。

    这里没有秦砖汉瓦,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白日的车流滚滚、入夜的弦歌声声,绝非一座城市的全部。如何体现一座城市的支撑力、创造力、传承力、感召力,让城市回归“人”的城市而非“物”的城市?文化是必经之路。

    在建设资金非常困难的特区创建之初,深圳就投资7亿多元,兴建了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老八大文化设施。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电视中心、中心图书馆、音乐厅等新八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人来自四面八方,带着各自地域的文化印记。也正因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这里的文化建设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姿态,打开了很多异乡人封存的心灵空间。大家乐舞台作为深圳人最早“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自乐”的广场文化,留在无数外来建设者记忆中。来自天南海北的打工青年因共同的文学爱好聚集到宝安31区的上合村里,汇集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打工作家群”。

    在全新文化形态中,深圳人寻找着自己生长和发展的空间。深圳人的阅读热情催生出2000年首届读书月,让繁忙的深圳拥有一段静美时光。也是在这一年,18岁的李云迪在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夺得空缺15年之久的冠军。这个英俊少年用他的琴音向世界宣告,深圳已成为一片文化的绿洲。

    二

    进入新世纪,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进入全国前列,牵引城市前行的是被称为“三驾马车”的三大产业——高科技、金融、物流。面对新一轮城市竞争浪潮,面对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压力,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直面“成长的烦恼”,步入“文化战略时代”。2003年,深圳第一次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此后文化产业跻身“第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曾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和观念创新的众多第一,市场化的土壤催生文化觉醒,激荡起一池春水。从财富梦到文化梦,这是惊人的飞跃,也是坚定的选择。

    2004年首届文博会的登场,成为文化产业市场化道路上的点睛之笔。到了第六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088亿元,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达114亿元。这两个数字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全面崛起的标志。

   “年轻”的深圳如何打造文化的后发优势?深圳人一如既往举起创新的大旗,发挥高科技实力强大、金融业发达、旅游业兴旺的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腾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华侨城集团、A8音乐等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产业集团迅速崛起。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同时积极推动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文化产业突飞猛进,最终要让每一个市民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幸福感,让城市成为万千寻梦者们诗意栖居的“心灵居所”。读书月犹如文化的“闹钟”时时响起,阅读成为倾城之恋。深圳书城中心城是世界单层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担纲规划的凯里森公司CEO卡斯特先生来深考察时由衷地说:“中心城之于深圳的意义,类似于卢浮宫之于巴黎的意义。这个城市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必然呼唤这样一个项目的诞生”。

    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命题,把文化权利作为每个公民应该得到尊重和受到保护的权利。800万外来建设者融入深圳的文化中,公平共享城市文化,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人文精神的版图中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文精神是人的权利和个性的张扬,是人类尊严的光芒;是海纳百川的气度胸怀,是真诚与互爱的交融。深圳专门针对外来工举办的外来青工文化节、外来工文化服务工程以及劳务工图书馆,都走在全国前列。来深建设者们感受着文化的平等和被尊重的喜悦,滋生着对这座城市的依恋之情。

    这里的文化享受如此便捷。刚一下楼,就能在社区图书馆翻阅新来的杂志;漫步小区,就能在自助图书系统中借到最新的图书回家……自主研制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图书馆之城”的梦想推进了一大步,和“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一起成为全国文化创新的典范。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等一系列创新理念成为文化立市的核心理念。事实证明,深圳的文化立市战略已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从理念变成了实践。

    三

    大鹏湾畔波涛澎湃浪花翻腾。今天的深圳,又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最近召开的市委五届三次全会,要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争做文化产业发展龙头大市。

    深圳在文化软实力上已经具有一定积累。2008年底率先闯入“以文化为经济发展主要元素”的世界创意城市网络,摘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2009年又荣获“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称号,再度赢得国际社会认可。

    虽然奔走在“创意深圳”的道路上,但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深圳的短板。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新的目标更加高远: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智慧之城、关爱之城、设计之都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使深圳城市文化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到2020年,深圳将成为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全球知名的文化产业先锋城市。

    从今天起,30岁的深圳开始在世界版图上重新观察自己,寻找坐标。

    站在新的起点上规划未来,深圳意识到,今后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人才、政策和资本;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和人的素质,也不仅体现在工业设计、企业竞争和利润空间,更体现在城市的文化竞争。文化是包容万物的自信,是温暖和谐的内涵,是自由创意的氛围,更是饱满深厚的城市灵魂。

    作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既要有经济辐射力,还要有文化辐射力和竞争力。深圳正积极酝酿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第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研究制定相应的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

    文化决胜负。在接下来的城市长跑中,文化依然是核心竞争力。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以奔跑的姿态,为深圳文化写下新的篇章。中国规划网深圳8月2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