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城市发展,令世人刮目。与城市发展相伴的,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正在享受着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成果,如沐春风。
近年来,三亚民生事业的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去年,三亚市委出台《中共三亚市委关于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规划在2008年——2013年,将着力推进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十大民生工程建设,投资142亿元安排40个重点项目。
三亚拿出的超豪华“民生账本”,写满的是为民服务的心声,彰显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民生投入逐年增多
端坐在三亚技工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来自崖城镇的小董难掩内心的喜悦。像她这样吃着低保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来到市内求学,一度是家人的奢求。翻开三亚的“民生账本”,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事业,无不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天涯。
一组数据是三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2006年,市财政全年拨付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资金5.8亿元,占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47%;2007年,市财政全年拨付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资金11.9亿元,占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62%;2008年,市财政全年拨付重点民生项目资金17.6亿元,占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62%。
不久前,三亚广大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收到了一个大礼包:公共财政投入巨资修建的村级农村公路,修通了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出行更加便利了,多年的行路难彻底改善了。如今,从三亚市区前往任何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全都是硬板化公路。
从涉及百年大计的教育事业,到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工程;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参加免费培训实现到城市就业等等,凡是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三亚都没有缺位,均投出巨资强势推进。
新近派发或即将派发的“民生礼包”,让百姓多了期待:今年,三亚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达1530万元,补贴率大大提高;向全市种粮农民发放2009年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累计金额1029万元;正在火热进行中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下乡将让农民朋友少掏腰包多得实惠;全市将确保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6000个、下岗事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人,为更多劳动者点亮职场就业的希望。
规划十大民生工程
去年底,三亚市西北山区的育才镇马脚村等26个自然村的村民“喜福盈门”。育才水厂项目启动建设,将为他们彻底解决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看着老乡们热望的目光,我们真是感觉自己重任在肩。”项目负责人说:给老百姓办事,他们会将恩情永远记在心间。
教育、就业、卫生和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益性文化体育、城乡居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十项民生工程陆续展开。从2008年8月开始,到2013年9月,三亚市将投入142亿元,强力推动十项民生工程40个重点项目。三亚市财政局负责人说,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运转需要合理安排资金,需要钱的渠道非常多,但公共财政大大倾向民生,这样的力度在三亚公共财政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今年3月,三亚市公布了2009年重点民生项目财政投入情况,上述十项民生工程都有具体的资金安排和进度规划。其中教育方面的民生投资资金将达到3.7亿元,位居本年度十项民生工程投入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公益性的文化体育工程2009年度有3个重点项目,安排1.24亿元。三亚民众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如今每周周末,三亚市都会进行广场文化活动,赏析到黎族歌舞等节目;在六个镇的农村,三亚图书馆配送了数百册图书,农民不出远门就可以看到农业科技知识。
多个民生指标领先
在全省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2007年度16项考核指标中,三亚有9项指标位列全省18个市县第一。其中教育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发展、卫生发展、文化建设等指标位列第一。
这是三亚“三连冠”之一。2005年、2006年,三亚在全省各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中,也同样以综合得分第一名,位列榜首。
去年,三亚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决定,确定改善民生之举将大手笔推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2008年至2013年,用6年时间重点实施受益面广的民生工程,力争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委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2013年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项民生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水平。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曾经多次深入农村,和百姓座谈如何发展生产;来到城市下岗职工家中,送去温暖,勉励他们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掌握新的劳动技能。江泽林表示,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三亚方才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的目标。
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也在多个场合表态:三亚的全体民众应该享受到城市迅速发展的成果,能够在教育、就业、卫生等方面,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务。
|